搜索
 

大学学费应涨,但须实行弹性收费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7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布了最新学费标准,文科专业每年6060元,理工科专业每年6850元,分别上涨1500元和1690元。涨价依据来自《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广东公办普通高校整体学费标准提高20.2%,其中高职院校学费标准上调16.7%左右。目前,已确定涨价的还有江西省。内蒙古、海南等省区也已经召开听证会并通过了调价方案。

纵然在上涨后,每学年(两学期)的学费不过才7000元不到,真不能说高。比之欧美国家,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学费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都偏低。

学费偏低,而学校要维持运转,只有两个办法。

一,以财政投入填补缺口。然而,财政资金其实非常有限,且财政投入显然应向义务教育阶段倾斜。在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的软硬件设施都不能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连一份免费午餐都吃不到,特别是一些农村贫困家庭还苦于校车费用过高之际,挤压有限的财政资金,以过大比例投入双向选择性质、国民特征相对较弱的高等教育,并不恰当。实际上,根本也实现不了。结果就必然是公办大学过少,学位有限。对于众多学生,如果想进入公办大学(国内大学的整体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但相对而言,公办大学还是规范许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局面并没有改变。孩子们就是想好好读书而已,却不能跨进正规大学的门里去,在现代社会为最大的悲剧之一。

二,纵然在极其有限的公办大学里,因学费偏低、收入有限,也拼命从学生头上节省。譬如在国内的大学,为三四层高的教师用楼装观光电梯,不惜巨资修大门,如是新闻多,然而,纵然在清华北大,也没听说给学生普配单人宿舍的。这明显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逆。更直白些说,当社会越来越开放后,同性恋文化因此而甚嚣尘上,本身是某种现实状况的反映,后果非常严重。做了学生,就被迫失去几乎全部的独立生活空间,正是经费不足、各方面保障极度匮乏的一个缩影。连物质供给都极度匮乏,所谓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是无源之水。

以故,我赞成与国际接轨,在实行弹性收费制度的基础上,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公办大学的学费,直至完全体现教育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教育成本,也将基本生活,如吃饭、用电等等,都以标准额度方式,一并计入学费中。一校之内,至少保证学生们在基本生活方面的同等水准,让他们都挺起胸膛做人,于其成长非常重要。所谓弹性收费,即实际应缴纳的学费与各阶层的收入状况挂钩。对于高收入群体,必须全额缴纳学费。目前,甚至富如马云、马化腾等人的子女,如果在国内读大学,也享受财政补贴,这并不公平。对于其他群体,再依据其收入状况划分档次,在标准学费基础上分别作程度不同的扣减。对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孩子,予于全额免除,真正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去受教育机会。

一般家庭的供养成本诚然将因此而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我们一直对免费的午餐抱有奢望,机械地为反对而反对增长公办大学的学费时,可曾想到因公办大学过少,学位稀缺,而被排除在学校大门外的数量多得多的孩子?表面上鼓吹“穷人经济学”,实际上,却是彻底剥夺了大部分人接受规范的大学教育的机会。而“穷人”及其家庭,恰是其中路子最窄的。这一步踏不上去,可能就终生不再有上升的机会。

为少交学费,有多少家庭会少报瞒报自己的收入?一定非常多。但诚信体系的建设何曾是一蹴而就的?泱泱大国,自应有大国的谋略、大国的气度、大国的担当。正如冒领低保的人也很多,但只能不断强化监督、从严审核,却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废除低保制度。

至于学费大幅度增长后,整体而言,是否会真的建设更多的大学,提供更多的学位,在供应充分的基础上实行“宽进严出”;具体到每所大学,究竟将钱用于教育,还是用于各种浪费性支出,那是很中国的问题,却也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在此处赘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