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天,是女儿学舞蹈的日子。临近中午,我接上舞蹈班的女儿,径直赶往母亲家,因为那里早有一双眼睛在期盼。按响门铃,好一会儿妈妈才打开房门。眼前的妈妈,佝偻着瘦小的身子,衣着干干净净,银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满是皱纹,牙齿也全部脱落,笑容却依然那样慈祥。去年那场车祸,让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行动也变得迟缓,但写在妈妈脸上的慈爱,依旧让我的心暖暖的。
老人上前拉着孩子的手,领到电视机前的沙发上坐定,随手给孩子递过来遥控器,然后蹒跚着从里屋捧出一只老式饼干盒,一边将里面的坚果一把把塞到孩子手中,一边笑眯眯地说:“乖崽,吃吧吃吧,刚买回来的,新鲜着呢。”伴随着一老一小的说笑声,我走进厨房,开始为母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今夜,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淡了多日的闷热,窗外不时吹来初秋的微风,让我的思绪变得活跃。坐在电脑前,我的耳畔还萦绕着临出门时妈妈的话语:天要凉了,出门别忘了给孩子多带件衣裳。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己,只有她的孩子们。其实,心里早就有太多的话想说给妈妈听,却总也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
妈妈,我想对您说,是您给了我一个难忘的童年。我的家很普通却很温馨,爸爸是铁路机务段公寓的白案师傅,妈妈是爸爸单位里的一个家属工,虽算不上正式的双职工家庭,但爸爸、妈妈都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我们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爸爸平时言语不多却爱好看书,下班后经常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心无旁骛地阅读着。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坯子”,生长在浙西北山区的她,被故乡山水滋养得格外灵秀,乌黑的长发又浓又密,干起家务活来总喜欢哼着江浙一带的小调。妈妈长得漂亮,手也特别巧,腌制的萝卜干、梅干菜不但是我们家的美味,也是邻居们的抢手货,母亲也就时常给东家送一碗、给西家送一盘。每到端午节,妈妈就早早准备好粽叶、糯米,等我们睡下,母亲就挑灯夜战,包出一只只老家特有的“枕头粽”,在调制好的糯米中间塞进长条的五花肉,一条肥肉两条瘦肉,再用劲压实糯米。在那个用肉票的年代,妈妈包的“枕头粽”有嚼劲,味道特别香。那时候的爸爸、妈妈还有些小情调呢,有时候还会带着我们姐弟四人去甘棠湖泛舟,上长江岸边看大轮船。所以,我的童年很快乐。
妈妈,我想对您说,是您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宁静温馨的生活,在我8岁那年戛然而止。那一年,爸爸上班时因意外事故,腰部严重受伤,造成双下肢瘫痪,只能病休回家,躺在床上无法自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妈妈没有哭天抹泪,她需要坚强,因为要面对的是一家人的生活。爸爸病休后,原来每月六十多元的工资也改成了30元生活费,妈妈做家属工每天工资是1元,家里6口人要吃饭穿衣,四个孩子要上学交学费,爸爸还需要找土郎中治伤抓药,还要每月给农村老家的奶奶寄去10元赡养费,这加起来不到60元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基本的生活。妈妈没有被困难吓倒,她横下一条心,先是把自己那根又粗又长的辫子剪断,卖了10元钱寄回老家,然后辞掉家属工工作,加入了区里的“三八”劳动大队,天天在码头、仓库、车站装货卸货,拉着沉重的板车奔波在大街小巷,风吹日晒、为的是每天可以拿到1.6元的工钱。知道妈妈辛苦,还不到十岁的我学会了劈柴点煤炉,学会了烧饭炒菜,还学会了担水洗衣。后来,妈妈又教我学会了腌制各种小菜,没有钱买菜了,就会把腌制好的咸菜切成丝放在剩饭里煮成泡饭,吃起来有滋有味。每天放学后,我会守在妈妈拉板车必经的上坡路口,当妈妈吃力地埋头拉着满车的货物出现时,我便跑去在板车后用力推着。这时,妈妈总会回过头看上我一眼,挂满汗珠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那时候,在九江某条路上,在洒满余晖的夕阳下,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板车两头,一对母女,一个在拉、一个在推,她们的剪影勾勒出最真实的生活画面。妈妈虽然干着粗活重活,但她对爸爸的照顾特别细心,每天晚上,哪怕是再累,妈妈也要用从郎中那里学来的推拿手法给爸爸按摩,防止腿上的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在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卧床了十年之久的爸爸奇迹般地站立起来,并恢复了走路功能,就连医生也不敢相信,都说妈妈创造了一个奇迹!爸爸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在单位领导关心下,爸爸回到机务段公寓,干着锅炉工的工作。那时,哥哥、姐姐已经参加工作,我也面临高考,弟弟正在上高中,全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宁静。
妈妈,我想对您说,是您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风雨过后,迎来的却不是彩虹。正当我们全家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灾难却降临在我身上。临近高考,一场意想不到的意外导致我双眼严重外伤,虽经全力救治保住了一点微弱的视力,眼前却从此变得一片黯淡。理想的远去,梦想的破灭,让我陷入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那段日子,妈妈放弃工作,带上家里仅有的4700元积蓄,领着我南下省城,北上武汉跑了一家又一家医院,盼来的都是眼科医生无奈的摇头。回到家,妈妈每天陪伴在我身边,面对我流不尽的泪水,妈妈却没有在我面前掉一滴眼泪,她总是一边为我梳头,一边轻声说道:“儿啊,莫怕,有妈妈在,往后妈就是儿的眼!”。有这样伟大的母爱,我慢慢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两年后,为了我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妈妈四处求人找门路,赔了不知多少笑脸,说了不知多少好话。终于,在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我被安排进了一家福利工厂。在工厂,我结识了很多残疾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太多的励志精神,慢慢地我也变得开朗了,也学会了去帮助别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妈妈又开始为我操心了,她四处张罗,希望为我找一个知冷知热的伴侣。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我有了甜蜜的爱情,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生了儿子后,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妈妈不再去上班,而是全身心帮我照管孩子,直到孩子长大。有了女儿,妈妈虽然上了年纪,却执意要帮我带孩子,直到孩子上小学。正因为有了妈妈无私的大爱,我的生活一直顺顺当当,哪怕是从福利工厂下岗,重新找工作,我都没有害怕和失落。
夜深了,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四周一片寂静安宁,我的心却涌上缕缕惆怅。如今,我的生活宁静祥和,也被盲友推选为浔阳区盲协主席,成了可以帮助别人的人,但我亲爱的妈妈却老了,眼花了,耳背了,牙掉了。每当看到妈妈弯曲的身体,蹒跚的步履,还有那一双粗糙的手,我的心就会一阵阵紧缩。当我写完这段文字,泪水已悄悄滑落,我在内心呼喊:妈妈,请接受女儿最真挚的祝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