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六月,夏的气息荡漾在空气中,天气晴好,风光无限,正适合到处走走。这时也进入各地少数民族节庆集中的季节,可以深入探访少数民族村寨,在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感受城市之外的另一种生活。
云南大理周城
周城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保留着白族的传统习俗,最著名的便是有数百年历史的扎染,即扎花布。周城以典型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极具美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白族火把节,是当地最富特色的节日盛宴。
四川九寨沟藏寨
九寨沟是藏族聚居地,当地的房屋都是传统木板房,非常讲究。在寨里,户户都有经轮、佛龛,每天清晨,女主人都会敬香、转动经轮,为家人祈福。当地的藏族节庆有麻孜会、黄龙寺庙会、燃灯节等,以农历五月十五的麻孜会最热闹。当天,人们聚在一起参加庆典、赠送哈达、观看藏戏。
九寨沟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在绿树环抱的群山之中,各个村寨的木楼鳞次栉比,经幡飘动,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的藏家风情。
九寨之中,树正寨是最大藏寨。在寨里的民俗文化村,可以观赏藏式风格建筑、门窗上的彩绘及藏民的服饰,体验藏民的日常生活,品尝酥油茶、洋芋糍粑、青稞酒等特色美食。附近的九宝莲花菩提塔是影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外景拍摄地。
九寨沟则查洼沟、日则沟、树正沟等景点构成的瑶池玉盆,是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因原始古朴、景色奇幻,被称为“人间仙境”。
西藏林芝地区
林芝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除藏族外,这里还世代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怒族、傈僳、纳西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当地藏族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房屋呈长方形;门巴族居室为干栏式木屋建筑,依山面水;珞巴族民居为半山腰上的竹木屋;珞巴族有着悠久的狩猎文化,各个民族都有特色舞蹈如切巴舞、珞巴刀舞、工布箭舞等。
贵州岜沙苗寨
岜沙苗族村寨坐落在贵州省从江县郊外,以“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神秘形象被外界知晓。这里随处可见头部四周剃光、顶部挽着发髻的男人身背腰刀、手牵猎狗、肩扛火枪,女人们盘发于顶,插木梳、着百褶裙,配以色彩鲜艳的刺绣。当地民居为吊脚木楼,屋顶多用树皮盖成。吃新节、芦笙节、成年剃发……岜沙苗寨有着许多特色节庆和传统仪式。
呼伦贝尔鄂温克原始部落
位于根河市西北四公里,作为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以及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敖鲁古雅神秘的历史气息与生俱来。敖鲁古雅鄂温克少数民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居住在大兴安岭中,以狩猎为生,饲养驯鹿,住“撮罗子”(类似帐篷),至今仍部分保存了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每年6月18日是鄂温克族最盛大的瑟宾节,当天,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会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
湘西德夯苗寨
德夯苗寨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市郊,一幢幢古朴的灰瓦石基吊脚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古老的石碾、筒车咿呀地转,一派复古的田园风情。当地人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人喜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以古方榨油、造纸、碾米、织布……古朴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当地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斗牛节、姊妹节等节庆活动。
宁夏永宁纳家户村
宁夏银川永宁县纳家户村是历史悠久的回族聚居区,因村内建有纳家户清真大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为游客所熟知。该村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会大肆庆祝,以开斋节最有名——家家户户都会煎炸油香、麻花、馓子等传统回族食品,除了自己食用,还会相互赠送。
新疆阿瓦提刀郎部落
隶属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居住着蒙古及维吾尔等民族融合的刀郎人,刀郎文化因此融合了漠北突厥文化、蒙古文化、塔里木土著文化。刀郎乐舞是刀郎文化的精髓,展现了刀郎人狩猎的过程。碰蛋、斗鸡、斗羊、轮转秋千等都是刀郎人常见的活动;刀郎婚礼也独具特色。
西双版纳勐景来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的勐景来是一个傣族寨子,与缅甸仅一江之隔,被称为中缅第一寨。这是一个有着浓厚原始文化气息的生态村落,寨舍相连,塔林林立,古朴的傣族传统建筑让人印象深刻,寨子里保留着制陶、竹编、烤酒、制糖等传统手工艺。当地的傣族木楼为全木结构,由于四季温暖,四壁基本为敞开式,没有围墙和严实的窗户,展现着淳朴民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