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一步激活九江绿色崛起的发展潜能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是硬道理”理念被新时代赋予的全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明年的工作重点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八大以来,九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统一发展共识,深入学习新发展理念,笃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优化生态本底,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助力江西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盘活绿色资源,夯实崛起基础。2019年5月20日习总书记对江西视察时提出“中部地区崛起必须是绿色崛起”。“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的根本来源,是人类赖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坚决守护。九江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劲,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域内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九江境内拥有长江、鄱阳湖、修河、庐山西海、八里湖等沿河环湖的重要生态廊道,鄱阳湖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九江已发现的矿种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三大类8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4种,其中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居第二,钨居第三,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瓷土、石煤、矾矿等蕴藏量巨大,矿产潜在价值在千亿元以上。九江早在1990年起便跨进“全国万两黄金市”之列,主要生产基地有瑞昌洋鸡山、修水土龙山金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形成了油茶、优质水稻、棉花、太空白莲、特色水果、特色水产养殖、中药种植等多种生态产业,成功创建了多种省级农业示范园、AAA乡村旅游点、省级森林养生基地以及生态农产品的品牌示范基地。凭借特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九江人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运用于乡村振兴的崛起实践,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为九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

搞活金色交通,优化崛起效能。九江区域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融合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开放门户。《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九江作为“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昌九一体化中双核之一”,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便利的区位优势为九江快速崛起提供了高效的运输效能。九江与省会南昌已实现两市中心城区内1小时通达;3小时铁路、5小时公路可达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中部地区;5小时铁路、20小时公路可达西部地区、环渤海经济区;航空建立与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1小时等时圈,与京津冀、成渝经济区2小时等时圈,全面实现便捷的无缝换乘和高效的多式联运。

复活古色人文,提升崛起品质。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内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古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极具鲜明的江西人文特质。九江作为江南历史名城和全国首批沿江开放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吴城沙岸湖洲被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都昌老爷庙附近的鄱阳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阳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1996年庐山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进入新世纪以来,九江大规模进行新型城市化建设,将城市建设与地方风貌、历史文化的深度结合,既注重建城和又注重造景,充分彰显出九江独特的山水优势和厚重的历史人文优势,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拓展园区空间,聚集人气、吸纳财气,有效促进经济繁荣,为九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蓄势添彩。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