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施行。1月20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全面两孩政策的配套规定在江西省正式实施。而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想生二胎的高龄产妇也多了起来。
70后生“二胎”积极性高
“最近几个月,门诊量增长幅度比较大,我们这个门诊来的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事实上,40岁以上的占了多数,年龄最大都有52岁。”市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主任彭璇告诉记者。
“我想再生一个,身边年龄接近的朋友想生的也不少。儿子也支持我,还开玩笑说,到时候把‘小二’和孙子放一起带。”今年45岁的晓慧(化名)是一名公务员,唯一的儿子已经参加工作。随着去年底政策的松动,她也动了再生一个的念头。“我们这一代兄弟姊妹都不少,唯独自己的孩子因为计划生育多是独生子女,总觉得有点缺憾。”晓慧告诉记者,考虑到夫妻两人都有稳定工作,儿子也已成人,所以生“二胎”的想法逐渐坚定。赶在去年过年前,晓慧就去医院取了环,做了检查,目前已经开始配合医嘱进行“二胎”的相应准备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高龄产妇各方面风险也比较大,所以不打算强求,尽量顺其自然吧。”晓慧坦言,尽管想生,考虑到自己的年纪还是决定以稳妥为主。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对生二胎积极性比较高的大多数是70后,70后最大的有46岁了,时间不等人,她们想赶上末班车生“二胎”,因而心情也比较急迫。而80后尤其是85后的对生二胎反而显得比较淡定,因为她们还年轻,还有时间,有的想等大孩子年龄大点再考虑生二胎的事。
“老大刚刚六个月,短期之内我不打算考虑二胎了。”刚刚当上妈妈的箐箐(化名)告诉记者,六年之内她都不想再生第二个,六年之后就看到时候的想法了。今年27岁的箐箐结婚不到两年,夫妻两个都是公务员,家庭经济相对稳定。“我老公不是九江本地人,生老大的时候就全靠我妈带着,再生一个可怎么带?”箐箐说,主要考虑到孩子没人带,夫妻都是双职工,每个月还要供房,经济压力也不小,短期内实在生不起。
高龄产妇要早做准备
随着高龄产妇的出现,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渐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高龄孕产妇将面临7大临床问题:生育能力下降、流产机率高、出生缺陷高、产儿并发症增加、产后出血增加、高龄再生育的妊娠并发症、高龄再生育的妊娠合并症等。早在去年11月9日,市妇幼保健院正式针对高龄生育妇女开设了专门的生育咨询门诊,至今已接诊2000余人。
辅助生殖科主任彭璇介绍说,1月开始,二胎政策刚刚落地,不少家庭就带着办好的生育证前来咨询了。咨询内容普遍集中在“还能不能再生?”“第一胎剖腹产能再生吗?”“风险大不大?”“做试管婴儿成功概率大吗?”等问题上。
二胎政策落地后,除了生育门诊的人数大大增长以外,申请做试管婴儿的也多了。“试管婴儿的申请出现了暴涨,其实自然怀和做试管是一样的”。彭璇表示,高龄产妇本身风险就很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活力的下降,自然流产的概率本身就在不断增长,所以,高龄产妇如果想生最好越快越好,拖得越久成功几率越低。“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较大,是否生育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母体自身情况决定,不能盲目跟风,要理性对待。”
彭璇说,生二胎前,女性一定要进行全面体检,看是否适合再次生育。要做好产前检查,因为如果在评估孕妇的体质等方面有问题的话可以进行预测、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生活习惯要进行调整,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避免畸形儿的产生。成功怀孕后,要配合医生定期检查,加强营养。
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面对即将汹涌而来的“二孩”高峰,我市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参照《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执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计生办办理登记。
根据新修改《条例》,首次提出了省际间生育政策不一致时的适用办法,即“夫妻有一方为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的,本省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可再生育的4类情形,包括: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夫妻,其子女死亡的;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夫妻,其子女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设立的技术鉴定组织确诊患有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且婚后又生育一个子女的或者再婚前已合法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夫妻婚后满五年未怀孕生育,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鉴定一方患不孕或者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孩子后又生育一个子女的或者依法收养了两个孩子的。
同时,为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我市还将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市、县、乡三级妇幼卫生和计生服务技术机构全部整合到位。对符合两孩政策35岁以上孕妇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保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确保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所有城乡居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