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勇担当牢记使命谱新篇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埋头苦干,九江一中各项工作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高考成绩再创辉煌,陈心怡和邓凌峰同学分别夺得九江市文理科第一名。现在,九江一中已经到了办学历史上的关键时期,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打造优质教师队伍,科学规划课程改革。

行风师风齐推进德艺双馨讲奉献

行风,就是行业的风气,是指行业和部门对其履行社会职能,或者对其服务对象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的态度、行为和倾向,是责任意识、价值意识、行业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在教育系统里加强行风建设,就要不断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努力建设优秀的教师群体,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

九江一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学校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创新考评机制,努力建设优秀的教师群体,提高学校管理育人水平。现在九江一中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整体水平日益提高,涌现了一批名师,绝大多数老师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九江一中教师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极少数老师在价值观上存在扭曲现象,功利心过重,责任意识淡漠,自由散漫,工作懈怠。这些现象虽然只出现在极少数老师身上,但如果任其恶化、蔓延,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扎扎实实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遗余力地解决师德上存在的问题,具体将做到以下五点:

思想引领。根据九江一中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为行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定期召开行风建设动员大会和行风建设推进会,联系教师师德师风的实际,对全体教职工提出师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承诺书,使他们在明确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专家指导。学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九江一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诚邀全国各地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分派教师到全国名校参观学习,对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强化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让老师们普遍感到心灵震撼,更加坚定“立足岗位作奉献”的信念。同时,学校实行拜师结对子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助推青年教师扎根教育事业。

榜样示范。学校大力开展师德师风评先评优活动:评选九江一中“德艺双馨教师”和五项“十佳”教师,表彰教龄满30年的教师,开展“黄祖洽院士奖”“信华奖”“晨光奖”“中瀚奖”和“中航奖”评选等,认真总结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成果,激励广大教师奉献教育事业。师德师风评选活动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树立九江一中的师德师风典型。通过身边的榜样示范,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师热爱本职岗位、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严格考评。我们认真开展了“学生评教师、社会评学校”“家访进万家”“学校开放周”等活动,制定了《中心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关于教职工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意见》,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八不准”要求和教师教育教学要求相结合。通过对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测评,形成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反馈材料,测评结果用信封密封反馈给每一位教师,并把结果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中层干部聘任的重要依据。学校还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全体教师一律不得接受家长吃请,一经发现如是中层干部一律免职,是老师就进行诫勉谈话,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三年内不得晋升、晋级。学校还重点整治违规收费和有偿家教行为,坚持严格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确有问题的教职工绝不姑息。

关爱教师。在对教师的师德水平、义务能力和从教行为作出严格要求的同时,我们也在生活待遇等方面注重关心教师,我们要以“爱师”行动来激发教师的“爱教”“爱生”热情,体现人文关怀。学校对老师的关怀应无微不至,从入职培训到专业成长,从男女感情到婚姻家庭,从子女入学到工作就业,从身体状况到桑榆暮景,无不蕴含着学校的殷殷之情。通过关爱让教师不被生计困难拖累,不为心理失衡而出轨。

队伍建设抓实效名师引领映华光

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发展要依靠队伍建设,要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干部不先带好头,不引好路,学校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就没有方向。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强调八个字:勤奋、优质、高效、廉洁。强调有“三心”:以作风建设为核心,以业务素质为中心,以有服务意识为重心。九江一中的干部既要能干事,又要能干成事,还要有良好的口碑。全体干部要形成和谐共事、奋力干事、齐心谋事、干净成事的管理意识,慢进则退、不快则废、不进则亡的忧患意识,争先进位、敢为人先、追求至善的进取意识,以人为本、作风干练、讲求效率、敢于负责的服务意识。

党员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党员必须在工作上是群众的楷模和表率,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只号角、一座丰碑。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和教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讲政治,讲正气,不要忘记了党员的责任、义务和使命。学校党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为主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为统领,加大对各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力度。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突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三个层面:一是要尊重老教师;二是要充分调动中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新鲜血液的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学校班子提出“师有七品”的观点,全体教师努力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人人以争做良师、名师为荣,以做匠师、庸师为耻。九江一中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13名,高级教师200余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00余人,党员教师200余人,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杨相春、陈子奇、张义瑛、范青、朱政、高召臣、邵瑾波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课改研究重规划未雨绸缪赢先机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场教育理念、制度管理、专业发展、教学体系、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这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钻研新课程改革理论,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得与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筹划。现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对策:

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育观念。只有先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首先,充分认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已把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位置上。为此,我们一定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次,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在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最后,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上。教师要充当知识的呈现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教师要充当对话的提问者、疑问的激发者,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充当课堂的管理者、合作者,在课题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重视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要坚持“教学研结合”与“教学做合一”的培训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或名师做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要对新课程教材进行详细解析,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理论引领,使教师尽可能多地接受新理念。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要积极探索采取沙龙教研等方式,由教师自发组织研讨,从理论的视角审视实践的行为,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组织观摩培训,要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观摩优质课、名师示范课以及优秀教师的观摩课;要通过组织课题带动、集体备课、师徒结对等活动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以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真正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行动上。

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途径。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三三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努力去获取知识,去感受收获的喜悦,去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索的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打造优质教师队伍,科学规划课程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九江一中将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学校的行风、队伍和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