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春之城活力激扬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国家级赣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这个建市仅仅八个年头的年轻城市,激情荡漾,活力四射,近年来续写着一个又一个辉煌。

刚刚过去的一年,共青城市再次交上满意的答卷,骄人业绩,有目共睹。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增长9.5%,财政总收入23.96亿元、增长18.7%,各项社会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共青城让我们很惊讶,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了共青城干部的担当作为、奋发进取、很有希望”,2018年10月31日,省长易炼红在共青城视察时这样评价。

积势蓄能产业基础更加夯实

在过去的一年,共青城市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产业聚集中高端,全力以赴建平台、育动能、促转型、优环境,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去年全年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增长16.5%,工业用电量2.2亿度、增长28%,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扬。

“三江纺织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8000万米涤纶化纤织布。总用地面积300亩,一期项目用地100亩,去年1月一期4栋4万平方米厂房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目前是厂房供不应求。”江西三江纺织立业园负责人邹星强介绍说,他对项目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按照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共青城市积极推进“两型三

化”园区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收回闲置工业用地2400亩,盘活企业10家、厂房建筑10万多平方米,基本建成6万平方米的电子科技产业园、28万平方米的高新制造产业园和2.5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一期,投入1.5亿元实施了道路交通、截污干管、雨污管网修复、供水供电、绿化提升等一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018年上半年生态文明考评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一。

按照“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的要求,借力“赣台会”“赣港会”等交流平台,共青城市新引进台商产业园、通用飞机研发制造等项目52个、总投资280多亿元。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政企茶叙活动,积极落实“一企一策”“挂点帮扶”等机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1.35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5亿元,金酷科技成为惠普全国战略经销商,亚华电子正在筹备主板上市,维信诺OLED、江中食疗产业园等项目纷纷投产扩能。

去年全年,共青城市净增规上企业21家、总量达到17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量达到25家,总量分别位居九江市第二和第三,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90.3%和26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6%。

围绕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打造“时尚之都、服装名城”,共青城市积极推进羽绒服装“创意设计、标准化生产、机器换人、展示展演、电商销售”等多业态创新,初步构建了集研究设计院、生产制造园、服装电商城和服装大市场四大板块于一体的千亩服装产业园。研究设计院每年可设计时尚服装2000款以上,生产制造园已建成3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5家,服装电商城仅2018年“双11”当天销售收入就达3亿多元;服装大市场可集中批发零售共青城生产的各类品牌服装,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年税收5亿元,从业人员5万人。推动共青羽绒走进“世博会”,与格鲁吉亚伙伴基金会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协议,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共青城羽绒正逐步“温暖全世界”。

在对园区平台升级提档,工业经济扩量增效和羽绒服装加速升级的同时,共青城市对现代服务业多点发力。引进投资40亿元的中央新影影视文化基地、投资30亿元的北大青鸟音乐小镇、投资10亿元的当信安喜油画艺术中心等一批项目,通航小镇机场空域已通过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审批并启动建设。大力推进基金小镇建设,一期4万平方米的金融生态核心区已建成运营。截至去年年底,落户分众传媒等上市公司200家,入驻基金3636家,资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影响社会资本超1万亿元。入驻基金投入我省创新项目446个、资金规模112亿元,投入九江市项目14亿元,基金小镇正在成为不断衍生新项目、新业态的“聚宝盆”。

 (下转五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