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是一座活力之城、年轻之城。年轻而富有活力,是新时代“共青人”弘扬垦荒精神、不忘初心再出发的真实写照。岁末年初,走进共青城市,感受到的是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不断创新追求发展、“共青人”永远在逐梦路上前行。共青科教城全面建设发展,更是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今的共青城,“南有科教城、西有职大园”的格局已经形成。年轻而富有活力,是新时代“共青人”永远的追求,成功举办了六届私募基金创新论坛,让青春活力之城的特质更加彰显,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的全产业链生态,努力把共青城打造成为“年轻人的战场、创业者的天堂”。
全国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年轻之城
寒冬时节,漫步在共青城南湖之畔的科教城,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校舍布局。大学生们虽已陆续放假返乡,但是透过干净整洁的大学校园,可以想象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在象牙塔内孜孜求学的场景。
共青科教城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支持共青城发展的决策部署,也是建设赣江新区的重点工程,更是彰显共青城“青春、生态、创新”城市特质的关键抓手。现已吸引了江西财大现代经管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师大科技学院、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五所省内独立学院落户。科教城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用地6555亩,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学院建设总投资30亿元,教学用地4015亩,校园建筑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目前,五所学院已实现抱团进驻、成功招生、全面办学,报到率超过90%。共青科教城的建设,让昔日荒野的南湖新城因此而浸润着文化灵气。
说起南湖新城三年的华丽蝶变,“共青人”无不惊喜、惊叹!谁也未曾想,昔日荒郊野岭如今吸引了6789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谁也未曾想,省内五所高校的独立学院真的在这里落地安家……太多太多的惊叹,都是共青城“无中生有”的结果!这一次次刷新项目建设的“共青速度”,让共青科教城、南湖新城从纸上蓝图变成了现实图景。谁能想到,这里三年前还是鄱阳湖畔的荒山坡,经过数万名建设者三年鏖战,特别是2016年换届以来,共青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线调度南湖新城建设,现场解决问题,南湖新城建设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创造了7个月建成一所学校的奇迹。也正是上下齐心协力才有了今天的环境美、人气旺、发展势头猛的南湖新城。7个多月,建起一所大学校园……这只是该市高效推进共青科教城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共青科教城的建设也引爆了南湖新城的快速发展。
目前,共青城市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规划了一座占地4000亩的职业教育大学园,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15万名高职学生将分批进驻,推动共青城形成了“南有科教城、西有职大园”的发展格局及高端职业教育、高技能蓝领工人、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未来几年,共青城市可集聚“20所高校、20万大学生”,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人口年龄结构最低的城市之一。
全国唯一设在县级城市的基金小镇
共青城市基金小镇位于南湖新城,镶嵌于约3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之中,与科教城毗邻相望。基金小镇共分三期建设,2020年全面建成。一期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2018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共青城基金小镇始于2011年成立的全国首个对冲基金园——共青城对冲基金产业园。2013年4月正式更名为共青城私募基金创新园。2014年3月,共青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基金小镇的构想,2017年8月开工建设,2018年7月部分投入运营。七年来,本着支持实体、合规运营、高效服务的原则,经过艰难探索、业界认可、快速发展、资本汇聚的历程,从量变到质变,入园基金数量、纳税额都呈几何倍数增长,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中国证监会私募部相关领导对共青城基金小镇给予高度评价:“共青城基金小镇——是全国唯一设在县级城市的基金小镇、是全国唯一从设立开始风险管控就非常规范的基金小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从设立开始没有发生一起非法集资的基金小镇。”截至2018年12月底,基金小镇已落户分众传媒等上市公司200家,入驻基金突破3600家,资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影响社会资本超10000亿元。入驻基金投入我省项目446个、资金规模112亿元,投入九江市项目14亿元,基金小镇正在成为不断衍生新项目、新业态的“聚宝盆”。
为了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好将资本入驻提升为资本落地,共青城市以基金小镇为载体,将资本、项目、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效汇聚,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的生态土壤,力争将共青城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摇篮、赣江新区绿色金融中心、长江中游地区私募基金聚集区、全国青年“双创”示范区和中国版的“格林尼治小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