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考试分数能说明什么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今天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请大家在心里回答几个问题。你关心孩子的学习吗?你认为需要一直陪同孩子学习吗?你认为学习是一场长跑吗?你认为小学阶段分数重要吗?你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力?你认为孩子的学习关键在谁,老师还是家长抑或孩子自己?

一连串抛出这么多问题,好像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即便是顶级的教育专家也会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答案去适应所有人的答案,上面的问题在针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以一年级下册某班识字考核成绩来看,考核中在本学期需要认的400个汉字里选出50个单字50组词语,错一个字或词扣一分,考核结果100分30人,90分27人,80分2人,70分2人,有不少孩子是99分,看到这个分数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如果你的孩子得到99分,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孩子成绩不错,虽然没有100分,但差距非常小,下次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这里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专业视角来看,这99分和100分只有一分之隔,但反应了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了解学习的底线在什么地方

部编版教材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降低了难度,从550个字下降到400个,识字总额上不封顶,这是保底的要求,也就是对孩子识字的最低要求。孩子没有得到100分就没有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底线。听过这么一个笑话:学霸和一个较优秀的学生考完试后,学霸100分,优秀学生98分,这个优秀的学生说:“我和你之间只隔2分。”学霸摇摇头说:“我们之间的差距不只2分,是这张试卷没有空间让我考比100分还要高的分数了。”所以家长关注的点要从分数转移到学习层次上来。

遗忘曲线的让识字量下降趋势不可阻挡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生字、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在一些孩子在平时学习不扎实,复习阶段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漫长的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及时复习强化,孩子会逐渐遗忘掉学过的知识,这也是开学初孩子需要收心、复习的原因。

学习方法不当

识字不像一些笔试的题目,有粗心、漏答的情况出现,会认就是会认,不会就是不会,什么情况导致孩子这样的疏漏呢?首先是预习不到位,没有按照老师的预习要求进行简单的初识,甚至连这项作业都有孩子经常不做。一年级下学期每篇课文的识字量在13个,一篇课文识字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识记字形,还要能正音、组词、理解字义等等,所以预习作业非常重要。其次是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习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如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但是,它却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为了实现本阶段的识字目标,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使学生爱识字,会识字。低年级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大”加一笔是“犬”、“目”减一笔是“日”、“小”和“土”合起来是“尘”;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比如“青”字家族请、清、晴、情、蜻;用猜谜语的方法识字,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加深对字的印象,例如:教学“闹”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市”、“门”,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出了谜语“门里开菜市场”,菜市场可热闹了,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了字义呢;用讲故事的方法识字,有些汉字的结构很复杂,或无上述规律可循,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讲故事的办法识记汉字。如在学习“碧”字时,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讲出了“王大妈、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的小故事,一个复杂的“碧”字就很容易记住了。除此之外,从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会初步接触到形声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这对于二年级尤其重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识字。

愉快的假期来临了,这里介绍的是识字考核的分析与思考,希望大家能够从考试的差距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假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继续带领孩子从识字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