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濂溪区威家镇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威家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富民”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初步取得一定成效。近日,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威家镇地处鄱阳湖西岸,是庐山北大门,距九江城区仅7.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马祖山、千年古寺龙泉寺、吴头楚尾吴楚雄关等景观。全镇区域面积37.6平方公里,现辖5个行政村与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万人。2018年财政收入8726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因地制宜兴产业。顺应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发挥近城邻山生态美的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积余村、威家村探索“社会投资、政府补贴、村民投劳”的民宿产业发展新模式,改造村庄基础设施,盘活闲置房屋,建设高标准民宿旅游区,打造秀美乡村示范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鼓励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彩色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了新华村茶果园基地、九星村茶叶基地和涂家垅种养基地、星德村水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共计250亩,带动了农户家门口致富。

建章立制美环境。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机制,投入近400万元整治集镇环境,持续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垃圾死角、绿化裸露空地,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新建高标准电动车棚2个,新建高标准电动车棚2个,新增绿化3000平方米,着力打造鲜花小镇。在新农村建设所有自然村庄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升级、生活污水治理、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推进城乡巡查保洁一体化改革,整合保洁员、护林员、河道巡查员等人员队伍,引进市场机制,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美化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乡村。

文明实践淳乡风。注重以文化提升秀美乡村内涵品质,通过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管好办好农家书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文明治丧、节俭治丧和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建成镇级公益性墓地,火化率保持100%。高标准建设的镇公办幼儿园开园,建成门球场、地掷球场面向老年人免费开放,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开展评选“威家好人”“十星文明户”“文明家庭”的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三、启示与思考

一要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家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威家镇正是坚持以环境保护厚植生态优势为家底,以生态环境优势促农旅融合发展的杠杆,撬动美丽资源转化成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二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威家镇引进了南山御泉天然矿泉水、新天地庐山公社国际旅游城和庐山月亮谷田园综合体项目,为镇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是,各项目企业还是孤立发展,带动融合当地农业、生态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还不够,一二三产融合态势没有形成,建立起一产连接二产、扩大三产,即“接二连三”的发展体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三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来看,推进乡村振兴还是以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为主,社会资本投入还远远不足。推进乡村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最终还是要借助市场的力量、金融的力量和城市的力量。各地应探索制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建设配套的互联网设施,鼓励公司总部进乡村、科研机构进乡村、高端人才进乡村,打造低成本的乡村创业、办公、居住、生活环境。

四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调研中发现,有的群众长期在外地打工,对乡村振兴的热情不够,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要树立农民主体地位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农民素质提升等工程,引导参与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中来,使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最直接、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作者系九江市委党校2019年中青班学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