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国庆长假的脚步近了,大家的内心已开始蠢蠢欲动……秋色也正在精彩上演中,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小编精心挑选了5个目的地,路程不远,心动的话就提前做好出行计划吧。
流坑古村
在江西的茂林修竹中,隐匿着一些像流坑这样的古代村落。流坑因其悠久的历史与严谨的宗族传承,完整的建筑群落被称为“千古第一村”,更有人称之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最后标本”。
走进乐安的流坑古村,恍然间,仿佛是在读一本厚重的古书。这座自五代南唐建立的村落,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早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董氏家族世代居住于此,并成为这里的大姓,科举、经商、农耕、做官,各种生活方式相互交融,使这里变得昌盛繁华。将近300座的明清建筑,连缀一片,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井然有序的建筑格局,传承了血缘宗亲的原则。流坑,就像是中国古民居的文化缩影。
广昌驿前古镇
驿前镇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的南部。西汉景帝年间,驿前名梅村,为古代通往闽、粤必经之道,为南北往来商贾,朝庭兵马传递文书歇息之处。南宋绍兴八年于梅村建驿馆,后圩镇建于驿站之前,驿前从而得名,明时称梅驿圩,后改为驿前镇。
驿前古镇是江西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56幢。其中“奎璧联辉”、“清吸旴源”、“石屋里”民宅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驿前,无论你是畅游在碧荷连天的人间仙境,欣赏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还是领略古建筑的亘古魅力,无论是追寻先辈的战斗足迹,还是探究抚河源头,享受深林之了幽静,山溪之弯曲清辙,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定会油然而生。
宜黄棠阴古镇
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隆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现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
棠阴是宜黄县明清建筑数量最多、最为独特的古镇。至今多个古建筑完整保留。其中夏布古会馆为明清建筑,位于老政府阶下。会馆深60多米,宽30米。馆中有三厅、两厢,原设有收购夏布的客房、办公房和仓库共数十间。八府君祠也是明代建筑,为吴氏宗祠。中堂有40平米戏台,大柱需二人以上合抱。大厅有200多平米,前有600平米露天鹅卵石铺就的大天井,靠中堂有两口方井。左右两厢有长廊,内有数十间地板房。主厅两边从小园门进,还有数十间。前门还有板楼,十多间房间,面对古街。规模宏大,江南少见。
黎川古城景区
黎川古城,是江西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古街之一,是中国江南古镇的典型代表。它东起县城磨市街头,西至古城墙南门口,绵延1.8公里。区域面积0.4平方公里,住着6000余户、约2.3万居民。
因为街道巷弄内,分布着百余幢明清时代建造的古宅,所以老街又被称为“明清老街”。古城老街今天能够蜚声省内外,除了拥有依河傍山、“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浒湾古镇
浒湾镇素有江南重镇之美称,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人民淳朴聪慧,赣东俗谚“临川才子金溪书”就是称赞浒湾出书之盛。镇内水陆交通便利,316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24公里,离抚州市23公里,抚河码头长年停靠各类船只,货船可通赣江直达长江。
前后书铺街是两条大致平行走向的明清老街,各长约200米,宽约3米,前书铺街石拱门书“籍著中华”,后书铺街石拱门书“藻丽嫏嬛”。前街口有一洗墨池,广约两三亩,为工匠洗涤书版之处,池水墨黑。原先池上有“会仙桥”,桥一端有碑,上书“聚墨”,另一面书“流芳百世”,传说是乾隆爷的手笔。两街之间有谯楼、巷道相通,全盛时专门供有打更人,每夜通宵巡街报更。同治十一年巷口立有《严禁淫词小说》禁书碑,据说密密麻麻刻了近200种禁书。可惜桥与碑今皆不存。洗墨池也是淤泥杂草,不复当年杨柳依依的风采了。
在小镇,清晨梦醒,贪婪地吮吸这天然氧吧,看古树参天、藤萝缠绕,闻鸟语花香,听溪涧潺潺,足以让疲惫的身体放松下来,让浮躁的心情沉寂下来,让人体味到别样的禅韵和舒心的康养,别有一番意境。
(转自微信公众号/江西风景独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