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抒写“九江教育奋进之笔”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九江自古崇文重教、兴学办学。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九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书院文化尤盛。白鹿洞书院、东佳书院、濂溪书院全国知名。教育的兴盛,造就了九江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升,教育改革发成果显著,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扎实有效推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教师队伍不断增强,为九江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九江地区学堂规模小、学生数量少。据1949年5月统计,赣北城镇小学及村学1686所,在校学生32,664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17所,在校学生101.3万人,教职工6.5万人。

学前教育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国为骨干和示范,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实现全覆盖。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我市全面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验收。

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1%,超出省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实现了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层次办学结构,各高职院校齐头并进、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格局。

各职业院校聚焦我市“5+1”特色千亿产业,深化资源整合、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修水职业中专2019年被列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我市出台《九江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晨光中学已经成为九江名校。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攻坚,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教学手段不断创新

70年来,我市教育手段与时俱进,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浔阳区湖滨小学李荔的父亲李明哲在改革开放初期,得知学校急缺英语教师,他通过自学英语,完成了英语专科课程的学习,实现了从一名“知青”到人民教师的转变,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而今,各县区不断推出教师队伍创新补充举措。德安县教体局逐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推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理念的创新。共青城市启动了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盘活教师队伍资源,实现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我市教育系统不断破解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小学弹性上学,“课后服务”改革,破解消除“大班额”难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零择班”,教师考核方式上,弱化了考试成绩的权重,强化了各阶段如学生“转化率”、学生行为习惯测评、德育活动测评、体质健康测评等培养目标的权重……一项项改革措施,促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

教学设备不断更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九江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和教学设备在战争中被毁。原有的图书、仪器,在迁徙流离中大量丧失;新办的学校,多数是租用老式祠堂、庙宇和民房,学校基本上没有教学仪器,战争给教育留下来的完全是落后衰败景状。

70年来,一代代教育人不畏艰苦,扎根基层,推动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而今各城市地区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学校教学环境与条件今非昔比,高大的教学楼、办公楼、大型标准运动场、专用的学生食堂、宿舍、卫生厕所。学校建成多媒体、一体机教室,实施远程教学、电子备课。学校的建筑是花园式、园林式的,设备都是一流的。

70年间,九江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基设改造工程”“国家国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改善办学条件工程。

教学内容不断充实

70年来,一代代教育人深耕教坛,教育管理不断深化,教学课程建设不断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九江的工农业余教育,尤其是扫盲运动蓬勃。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项国亮,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组织青壮年在冬闲时期办扫盲冬校,并为小孩子教学,他说:“近50年的教书生涯,不为名,不为利,只希望所有的孩子不做文盲。”

而今他的外孙女项超接过接力棒站在了市长虹小学的讲台上。项超说:“而今的课程太丰富了!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戏曲、国学、人工智能走进了课堂。学校还会定期开展赛课、读书沙龙、微课研等各种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在课程改革上,我市教育系统不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让每个孩子的爱好特长都得到发挥,使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尚劳相得益彰。

师德师风不断提升

70年来,一代代教育人修己达人,桃李遍天下。

九江一中退休老教师黄赤凡、王义玲爱生如子,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他们的女儿黄慕军现在是九江一中的教师,她说:“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引导,不是灌输,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生中,有美国工程院院士张东晓,有高校教授、有企业高管……老师的教育情怀一直激励他们成长。”

70年来,九江优秀教师不断涌现,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的教师有200余人次,省级劳模、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000余人次,市级德艺双馨育人楷模不断涌现,优秀教师团队不断扩大。

70年间,光荣的教鞭在一代代教育人手中代代相传,为人师表的精神在不断发扬光大,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变化和发展。

新时期,我市教育工作者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紧迫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教育情怀投入到教育发展的洪流,为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教育强市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