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奏响鄱湖生态“不落歌”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永修县吴城镇,路过“最美水上公路”时,只见夏候鸟三五成群,时而拨水嬉戏,时而展翅飞翔,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我省决定在今年12月初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并提出建设吴城国际候鸟小镇,这是永修县和吴城镇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为此,永修把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作为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以候鸟为媒、文化为魂、科学规划,按下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快进键”。

候鸟为媒,打造“候鸟小镇”正当时

吴城镇位于永修县东北部,地处鄱阳湖五大水中的赣江和修河交汇处,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多达60∽70万只,鸟类310种,属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54余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享有“世界湿地、候鸟王国”“世界第八大奇观”“中国第二长城”的美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两个定位”“五个推进”,江西省高度重视,瞄准“候鸟”效应,通过以候鸟为媒,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使之成为展示江西绿色生态、展示江西形象、扩大江西影响,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抓手。

为全力办好此次活动,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多次作出指示,要求把观鸟活动办出高标准、高规格、高影响力。永修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主要领导每周掌握建设进度,每月进行实地调研,县分管领导每周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3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10亿元,招商引资约25亿元。拟分两期6年内建设完成,一期(2019∽2021年)形成候鸟文化核心产品,具备承办国际观鸟周的功能条件,候鸟主题小镇初步成形;二期(2022∽2024年)丰富“春赏花、夏看水、秋玩沙、冬观鸟”等生态旅游内涵,建成四季宜游的国际知名文旅休闲度假生态小镇。

文化为魂,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

旅游是富民之策。拥有厚重人文积淀的永修县,按照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以“全域化”理念,建设集国际观鸟、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旅生态特色小镇,打造“国际观鸟胜地,生态文明样板”,为国际湿地保护利用提供“中国实践”、展示“江西行动”,擦亮湿地保护利用、观鸟生态旅游两张国际名片,树立江西“风景这边独好”的品牌效应。

“要借助候鸟小镇建设的机遇,抓紧做好吴城古镇的旅游规划,直观展现吴城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重塑吴城当年的辉煌。”近日,永修县委主要负责人,调研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工作时说。为发展“文化+旅游”模式,该县以生态湿地为特色景观,以珍稀鸟禽为主题吸引,以千年古镇民俗风情为文化背景,做足“候鸟王国、世界湿地、千年古镇、枕水渔家、江南沙漠”文章,呈现四季有游头、区域有奔头、节点有看头的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观鸟胜景。

不仅如此,该县还重点打造“三点两路”(即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观鸟点及永吴公路、环岛绿道),新建约30公里长环绕吴城镇区的环岛绿道,提升镇区交通承载能力,丰富生态观光线路。

目前,永修吴城大湖池、朱市湖、常湖池3个观鸟点已出具全部施工图,正在进行观鸟亭、公厕、栈道基础施工,预计10月底基本施工完成;两条观鸟小道正在碾压施工,可于11月中旬整体完工。

科学规划,奏响鄱湖生态“不落歌”

9月1日,省长易炼红亲临吴城镇,调研“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筹备情况。他强调,要充分释放鄱阳湖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举办好“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

为此,永修压茬推进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成立了国有独资公司——吴城候鸟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专职负责吴城国际候鸟小镇的开发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负责吴城国际候鸟小镇项目总体规划、景观改造设计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后期宣传营销的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据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刘宇介绍,在建设吴城国际候鸟小镇时,他们将严格按照各类空间红线管控要求,区分人与鸟的活动范围,在不影响候鸟生活环境前提下,依托吴城世界湿地、千年古镇、江南沙漠等资源,植入文化旅游发展要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

在打造吴城国际候鸟小镇时,永修将“大景区”标准贯穿始终,不仅局限于观鸟经济,借着候鸟的吸引力和改造吴城古镇,使未来每一批到此游玩的游客,既能一览候鸟千般姿态,又能在一条条古镇街道中感受吴城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领略古镇今朝的崭新魅力,真正使吴城国际候鸟小镇建设不仅有前景,更有“钱”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