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趣味课堂谱写师生共同曲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女教师,课后经常和同事们谈起语文课不好上,课堂气氛也较沉闷。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乐起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直到上次参加由南昌师范学院承训的“国培计划”,在现场听闻了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吴怀林的讲座,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一定得体现“趣”才恍然大悟。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方法是多样的,现结合本人最近教学实践:《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略作阐述。

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为了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我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来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介绍。”学生一听这话,都个个举手回答自己到过的地方。待学生讲完后,我又这样说了一句:“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假期里你们都跟着家人一起旅游,预习课文时跟着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想不想跟着汪老师一起来一次旅游呢?”学生纷纷答很是愿意,且很期待,甚至在想:汪老师不是在上课吗?怎么带我们去旅游呢?课堂伊始,趣味轻松的对话不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

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尤其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读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来了。整堂课我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们讲述了课文的内容,并出示这些句子:“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让学生反复读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明白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我让学生八人一组,分成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导游,通过动作、神情、语言表演,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我播放图片,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并发挥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表演过程中,两人并排仰卧,小心翼翼地通过孔隙,甚至有的孩子还把水弄到额头上,告诉同学们这是他通过孔隙时紧张惊险时额头渗出的汗珠;有的孩子拿红色颜料笔擦到额头上、鼻子上,告诉同学们是自己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课文质疑活跃学生思维

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在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第七自然段中写道:“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这三处泉水流向不一致,很矛盾,是不是叶圣陶爷爷写错了?教室顿时安静,于是我接着说:“同学们,我们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读读书,动笔画画游览线路图,再议一议,看看能否找到答案?”于是书声琅琅,议论声四起,课室异常活跃,我一边巡视,一边指点。我幽默微笑请学生将“研究成果”公布吗?有的答:我们认为叶圣陶爷爷确实写错了,他游览时是由洞口到外洞到孔隙再到内洞,这样一直往前走,所以泉水应该一直在右边流出来,不会到左边去。有的答:叶圣陶爷爷没写错,因为“泉水从右边往外流”是在在洞口看到的情景;“从靠左边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是在在外洞看到的情景;最后写“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又是在内洞看到的情景,因为观察地点变了,所以泉水的流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请小组派代表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表示。最后称赞并鼓励学生们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勇敢探索。

作为语文课堂,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把快乐作为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整个课堂,老师与学生以一个导游和游客的身份,把课文的重难点一起突破、疏通,让孩子带着兴趣参与活动中来,当然,再完美的课也会有遗憾,但我认为这是我在常态教学课堂中上得最轻松最快乐的一堂课。“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教师快乐,学生也能用心情去感受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感受到老师的快乐,感受到课堂的快乐,共同的谱写一曲和谐的师生共同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