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挺起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坚实脊梁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长江之滨,鄱阳湖畔,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业经济蓄势腾飞;庐山之麓,魅力浔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改善动人心弦。

近年来,濂溪区紧紧围绕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民过上高品质更美好生活,按照“决战新工业、打造魅力城、加速一体化、率先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以提升项目品质和六大工程攻坚等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现代纺织、石油化工、绿色食品等首位产业和“五新”工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8.4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9亿元,同比增长11.7%。

一串串增长的数据背后,浓缩着濂溪干群真抓实干求发展的智慧和汗水,彰显着浔南这片热土无限的生机和魅力。

精细管理提升品位城市建设展现新魅力

置身濂溪区,感受城市变迁,给我们太多太多的触动。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流如织的商业综合体……靓丽浔南,魅力濂溪,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活力。

近年来,濂溪区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实现了从“郊区”到“主城区”的华丽蝶变。驱车穿行城南,远洲九悦廷、新湖庐山国际、中辉世纪城、国豪山景城、中体奥城国际、恒大御景、奥克斯缔壹城等高档住宅楼鳞次栉比;北京银行、兴业银行、江西银行、华融证券九江营业部等金融机构强势入驻,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将在这里汇集;九江万达广场、联盛十里老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竞相崛起,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然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从“主城区”向“魅力城”转变?濂溪区主动对标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按照“一年有提升、两年上台阶、三年进一流”的要求,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人口集聚、功能完备、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魅力城区。该区突出功能提升,大力开展城市功能修补、城市生态修复工作,高质量推进前进东路延伸线、区老年大学、小游园、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公厕、农贸市场等基础功能配套和“两河”流域综合治理、人行道海绵城市改造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动力机厂等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构建便捷舒适的生活圈。坚持拆建结合、建管结合,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步推进贺家垅二期、浔南、鄱湖家园等安置小区建设。突出产业提升,加速推进颐高电商产业园、华东市场一期改造等商贸项目和碧桂园、保利、美的等地产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万达广场、铜锣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提升批发零售、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交通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做大经济、做强财政。大力开展城建招商,重点培育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商贸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做活城市经济。突出品质提升,以“三城同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治脏”“治乱”“治堵”等行动,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着力打造文明之城、魅力之城。

产业集聚串“珠”成链工业发展释放新活力

金秋九月,穿行濂溪大地,双目所及,一片繁忙景象:投资120亿元的赛得利纤维素纤维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鲁花食用油生产车间内,一桶桶食用油快速从生产线上源源下线包装,为该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撬动经济升级的强力杠杆。濂溪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品质为上”的理念,以产业为方向,围绕绿色食品、现代纺织、石油化工等首位产业,通过择商选资,招大引强,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壮链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产业集聚提质增速,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联动发展的产业链条,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先后引进了投资120亿元的赛得利(中国)项目、投资10亿元的水刺无纺布、投资10亿元的南山御泉天然矿泉水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发展。该区沿江工业基地以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为契机,形成了以中粮粮油、鲁花食用油为龙头的粮食油脂生产产业链,青岛啤酒、庐山啤酒为龙头的粮食饮品生产产业链,天健米业、润泽园米市为龙头的粮食食品生产产业链,进一步擦亮了“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化纤工业基地以赛得利化纤为依托,坚持以化纤纺织为主导,着力引进了九宏新材料、水刺无纺布等上游的基础化工及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无纺布等相关产业企业,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形成龙头引领、配套集聚、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

着眼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濂溪区牢固树立与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一体化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工程,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平台,紧扣现代纺织、绿色食品等首位产业和“五新”产业,联合引进了投资25亿元的九江佳海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九江中心、投资5亿元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力争早日把科技城打造成绿色生态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有序高效推进,该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硬”作风倒逼项目建设,形成了项目建设比学赶超、快马加鞭的良好局面。持续强化区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都分别安排一名区级领导带领一个部门或组建一个工作班子专门负责,并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逐环节落实工作责任,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科学施工等举措,确保全区所有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目前,赛得利纤维素纤维、九宏新材料、科创中心、新产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华农恒青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院士工作站发展到6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1家,省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发展到19家,成功入选全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县(市、区)。

千方百计为民谋利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民生大于天,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濂溪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取向,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坚持以种养多元、质量调优、做出特色为方向,充分发挥沿江濒湖环山近城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茶一苗”特色农业。全面推动一产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等乡村产业;深入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富有濂溪特色的田园乡村、文化古村、休闲旅游乡村和现代宜居乡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推进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工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农民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

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就业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全年高质量脱贫900人。同步做好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进一批民生项目,重点推进区第三小学、高垅农贸市场等47个纳入全区重点项目库的民生项目,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筑牢维护稳定“防火墙”。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管控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护好蓝天绿水青山。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三线一单”,全力打造15公里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和32公里鄱阳湖最美岸线,扎实做好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工作,不断满足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及背后“关系网”“保护伞”“利益链”不放,重点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法治濂溪、平安濂溪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森林防火、防汛抗洪等工作,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