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团公示天下:奥克斯空调的能耗数据作假。这不仅是请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更是呼吁民众监督有关部门,督促其尽责。
我看了一些网上的评论,尽管大家都认为格力集团这样做是基于商业利益方面的考虑,但大多还是叫好。因为正常情况下,企业间就质量问题互掐,消费者能最终受益。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监督莫问动机。
但也有一些人忧虑:这是不是不走正常渠道,是不是告密,算不算道德危机的一个因子?
告密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贬义,那是因为被内置了两大特定内容:一,典章制度并非民意的体现,仅仅是特定部门、个人意志的体现,违背道德正义,却强令全社会服从;二,剥夺民众的言论、行为自由权,要求任何人即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违背上述之典章制度的线索,并断绝与特定个人、群体的关系,虽夫妻父子也不例外。
大体看来,格力集团的公示不涉及上述两大特定内容:一,产品数据应真实为公理;二,格力集团的公示应该是自由行为,甚至可以说“不合时宜”、任性。所以,格力集团的公示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告密,不导向道德危机。
即便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亲亲相隐,实际也基于人的自然情感,对于不举报乃至隐瞒直系亲属犯罪信息以及行踪的行为给予一定程度的谅解,减免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否举报、是否隐瞒相关信息以及行踪,最终决定权在个中人。个中人既不被强迫举报,也不被强令隐瞒。
许多人将格力集团的行为定性为公开举报,本来也没错,但在现实语境中却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我使用了公示一词。公开举报,一般理解为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公示,首先是告知民众,其中有质的区别。其实,许多评论者已经说到:格力这一公示,将相关监管部门的脸都打肿了。
在权术语境中,格力集团的行为必然被定性为:挟裹民意,挟民自重。但在现代社会的公民看来:所谓政治文明,正是民为国之本,国服务于民,民意为上,公平公正为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权不彰,国将不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在正常框架内判断此事的走向:一,格力集团的数据不真实,承担行政以及法律责任,奥克斯方面笑了,监管部们轻松了;二,格力集团的数据真实,不仅奥克斯方面要承担行政以及法律责任,更证明了相关监管部门本身不作为、渎职乃至犯罪,必须予以追究。
我有个朋友,现在开有一家影院,但出身低,以前在菜场卖肉,他谈起当年的经历,总是笑侃:检疫部门的人来了,就是挑最好的部位挖一坨瘦肉走。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全国那么多肉摊,都可以逐日、逐个检查并盖章(尽管要挖走一坨瘦肉),而空调厂家、产品种类那么少,但凡有心,不可能不组织抽检,并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
当年的“三鹿”奶粉大肆造假,不是主动或被动地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而几乎是象征性地在三聚氰胺里加点奶粉,坑害全国人民,首先就是监管部们以及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然后才是相关企业乘虚而入,这已经是公论。
“三鹿”奶粉事件,格力公示事件,都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质量监管范围,涉及公权力的运行。现在不仅是奥克斯面临质疑,要给民众一个交代,且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本身面临质疑,要给民众一个交代。为此,必须有上级政府介入,展开全面调查。一则全面检验产品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目前竟然要求奥克斯所在省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调查,而后者涉嫌利益关联,这是极不严肃的。二则,针对调查结果,实施监管制度改革,这必须上级政府介入才能展开。
上述是从社会、公权力运行的原则方面说。再退一步,便是从功利角度考虑,长时间包庇一个“三鹿”几乎毁了整个中国的奶粉产业,以至于国产奶粉信誉不佳、发展无力,亦殷鉴不远。奥克斯方面在一个回应中避而不谈能耗数据是否作假,却大谈监管权限、民族产业,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就是因为公权力的运行必须公正、任何产业也以真诚真实为存在基础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容掩盖,不容以任何理由背叛。
兹事体大,慎之慎之。
(三丝)-->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