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丹实习生罗欣涵通讯员谭俊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高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曾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中一大“顽疾”,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市投控集团充分发挥国企担当,为民办实事,主动承担全市8所公办学校的新建教学楼代建项目,新增9705个学位,为我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助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群众关切,代建一批公办学校教学楼
新学期的早上,记者从新钢中学大门沿着缓坡拾级而上,远远听到该校新建第七教学楼传来朗朗读书声,走近一看,“拼在高三,赢在高三”的标语嵌在教学楼正门,激励着莘莘学子。环顾一周,崭新的教室内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全新的办公设施齐全舒适。
据新钢学校副校长冯亚珍介绍,2019年11月23日,新钢中学新建教学楼工程正式开工,于2020年9月27日竣工,经过各项指标检测后,在2021年6月初投入使用。该工程耗资2580.13万元,为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使用面积达9800平方米,设有30个教室、4个教学辅助用房以及地下停车场,建成后增加了1500个学位。
“工程完工后,高中各年级各用一栋楼,高三年级搬入新建教学楼,方便我们管理学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冯亚珍说,过去新钢中学高中年级只有两栋教学楼,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紧缺,每间教室容纳学生人数达65人,每间教师办公室容纳人数达20人,教学环境嘈杂,教育质量受到影响。新建教学楼的落成,增加了30间教室和25间教师办公室,使每间教室容纳人数减至55人,每间教师办公室容纳人数减至6~8人。教师在教室内上课时,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办公室请教问题时,也可以少受环境干扰。
据了解,继2020年已交付使用的市五中新建综合教学楼、市逸夫小学新建教学楼、新钢一小新建综合教学楼、市四中第五教学楼、市一中五号教学楼之后,今年9月,市三中新建综合教学楼、新建的市蓓蕾幼儿园都像新钢中学的高三楼一样,迎来了新的学生。新面貌,新气象,随着学校代建项目的相继投入使用,教育资源将更加优化,学生也有机会享有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集中专业优势,保障项目建设
学校代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项目建设模式,代建单位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市投控集团作为我市市属国有企业,也在用代建模式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为了保障学校代建项目如期完工,市投控集团抢抓工期,发扬“黄牛精神”。公司、项目上下一盘棋,一手抓工期,一手抓质量,坚持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不遗余力加快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确保按期完成学位扩容工作。通过划分施工节点的方式,将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建设节点,加速项目进程,并通过定期现场检查调度会,从实际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按时完工。
“学校建设是民生大事,所以我们集中了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优秀技术力量参与建设管理。我们在财力精力上也优先保障学校建设,为学校建设提供优质资源。为了新余的教育事业和下一代发展,我们国企要担起责任,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市投控集团副总经理李诗平说。
市投控集团工程一部部长冯琪伟向记者介绍,在代建工程建设上,他们的职责是通过专业负责的管理人员把控项目进度、保障施工,并给校方提供资金使用的建议,规范完善资金使用程序。“我们严守施工现场管理责任,把关每一处细节。对材料质量、价格对比检测,提供多种方案供校方选择,从而为他们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冯琪伟说。
新钢中学新建教学楼代建项目工程历时近一年,在这期间如何保障学生安全是市投控集团管理施工的重中之重。项目经理刘愈军告诉记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市投控集团要求施工方将工地严格包围隔离,再另辟新通道,防止学生进入导致安全事故,也不妨碍学生正常出行。高中教学楼与新建教学楼工程相邻,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注意“消音”,减少噪音对学生造成的干扰。
“在项目施工中,市投控集团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好管家’,有了他们的层层把关,我们不仅省心还放心,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冯亚珍作为新钢中学分管总务的副校长,切身感受到了代建单位的专业性和责任感。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