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晓敏通讯员张东明钟水兵报道:自去年11月份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来,我市精心组织、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截至今年2月10日,全市395个行政村已完成排查236195户,排查录入率100%。其中用作经营性自建房6249户,初判存在风险房屋80户,提前3个月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农村房屋排查任务。
强化组织有序推进
我市成立市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市自然资源、市农业农村、市市场监管等15个市直单位为成员,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出台《新余市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为重点,明确排查整治各阶段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并两次组织全市性动员部署会议,建立联合协作、工作调度、工作通报等工作机制,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有重点、分层次、按时限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压实责任各司其责
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和行政村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对排查整治时间要求、对象要求、范围要求、技术要求和APP使用规定等进行重点讲解和培训,全市累计培训基层排查工作人员2337人次,为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进度安排、任务落地、资源调配等责任落实到位。
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无经营性手续用作经营性自建房整治;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农房排查整治;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疗卫生经营用途农房的整治;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农村文化和旅游场所整治;应急和消防救援部门负责农村人员密集场所房屋的消防安全管理;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闲置农房、一户多宅等情况房屋整治;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服务场所整治;教育部门负责农村学校、幼儿园整治;城管部门负责违章建筑拆除和处罚;“其他”类型房屋,根据实际情况共同推进做好排查整治;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整治台账,按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方案,指导督促做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据统计,全市约2000余人投入排查录入工作。
创新举措精准排查
“三到位”一体推进。即干部包点到位、督促服务到位、财政支持到位,确保帮扶服务指导、督促检查、工作经费到位,保证应排尽排应改尽改。
“三步法”贯穿全程。即排查人员初判、技术人员复核、第三方鉴定,确保疑似危房精准识别、精准鉴定。对口帮扶提供技术支持。市住建局在采取县级领导挂点包片的同时,组织全市45家骨干建筑业企业一对一帮扶一个乡镇,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强化技术保障。数据共享提高效率。聘请部分在校大学生并充分利用国土房屋确权、人口普查等基础资料,通过数据共享核查房屋安全状况,户主信息、农房面积等信息,大幅提高排查效率。
日调度直观呈现。建立市、县、乡“一天一调度”协调机制、“一天一通报”考核机制。每天以汇总表的方式发至工作群,直观显示各地累计完成数量、完成量占村委全部数量的百分比,营造“赶学比超”氛围,实现速度快、排查准、全覆盖。
今后,我市将紧盯阶段性目标任务,在进一步抓好全覆盖排查、查漏补缺和动态监测工作的同时,对判定的危险房屋分类开展整治。对经过排查判断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立即组织进行房屋安全性评估或鉴定,对确有安全隐患的,按照“立查立改、分类整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建立整治台账,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在3月底前建立整治台账,4月中旬制定整治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相关标准,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适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督导和服务,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