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磅出炉!新余“十道名菜”“十个名点”评选结果来啦!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

今年是全省消费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关键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商务局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着力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宣传、推广新余本地特色菜品牌。2021年3月,该局联合新余日报社、新余市餐饮烹饪协会启动新余“十道名菜”、“十个名点”评选。在前期县区推荐、专家初审、大众投票的基础上,综合县区名菜、名点的代表性、多样性、带动性、均衡性和可推广性,经专家终审等环节,最终确定新余“十道名菜”、“十个名点”:

一、新余“十道名菜”:

分宜电厂螺丝、水北豆腐、罗坊乳猪肉、分宜麻辣鸭、水北酒糟肉、双林三鲜、仙女湖翘嘴巴、水西肉炒牛肉、新溪烧鹅、大岗山腊肉。

二、新余“十个名点”:

水北腌粉、分宜土扎粉、良山锅贴、江东油饼、双林凉粉、分宜红薯丸子、分宜糖醋姜、仙女湖小鱼干、马洪油面、糖醋大蒜。

遵照省、市要求,市商务局高度重视此次评选,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新余名菜名点文化,打造新余名菜品牌,做大新余名菜名点餐饮产业。

推广名菜名点和推介名店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实施新余名菜名师名厨培养计划,积极推动新余名菜“走出去”。

打造品牌和发展体系相结合。在主推新余“十道名菜”、“十个名点”的同时,着力打造新余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新余特色菜系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新余餐饮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

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新余名菜名点振兴计划,加强与京东、阿里、美团、抖音等新兴媒体和平台线上线下合作,广泛传播新余名菜名点文化和技艺。

产业链和供应链相结合。推动新余名菜名点与文旅、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新余名菜名点产业链条,加大新余名菜名点优质食材供应,举办农餐对接活动,逐步构建新余特色食材供应链条。

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强品牌、人才、创新等方面工作,激发新余名菜名点行业发展内生动力。

新余“十道名菜”

分宜电厂螺丝

分宜电厂螺丝绝对是享誉市内外的一大特色美味。因为其最早诞生于在分宜横溪电厂旁,故称为电厂螺丝。现在,在分宜、新余、宜春大街小巷,遍地是电厂螺丝店。当然最地道、好吃的还是分宜电厂这发源地的螺丝。什么样的螺丝好吃,一般以新鲜,易吸,而且入味来判断炒螺丝,唇齿之间轻轻一嘬,螺肉、调味汤应声入口。实在无从下手,还可以借用牙签,螺肉本无大味,吃螺丝,除了螺肉的紧致口感,享受的更多是吸食本身的乐趣,和唇齿间汤汁淋漓的畅快。

水北豆腐

“冷水泡豆,石膏点浆”。最早的水北豆腐,系渝水区水北镇钱圩人的祖先,效法于浙江钱塘江及安徽淮南一带秉承的“菽乳”制法而来。后经发展演变,才形成今天具有当地特色的石磨磨豆、铁锅煮浆、石膏点浆的制作工艺,距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水北豆腐,可以烹制出各种各样的菜肴、小吃,冷盘、热菜、汤羹、火锅样样皆能。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辅料,或充作调料;还可以切成块、片、条或丁,或煮、或炖、或炸。新余民间又有“水北豆腐,制作得味,远胜燕窝”之说法。

罗坊乳猪肉

千年古镇罗坊,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而罗坊乳猪肉,也一直让南来北往的客人回味无穷。那一块块、晃悠悠,如大蒜子般大小的乳猪肉,细嫩爽口,味道鲜美,合着葱、蒜、红辣椒、老抽等佐料入口,色香味具佳,非常开胃、非常入味,大呼过瘾。用细长的筷子轻轻一夹,置于嘴里一咬,肉香倾刻间包围了全部味蕾,让人感到的是甜嫩、是惊奇、是酣畅淋漓。

分宜麻辣鸭

话说六七十年代,分宜有两夫妇,男的是养鸭高手,女的是种菜能手。南方的冬天湿气特别重,一日,女的抓了一只老母鸭,准备给关节疼痛的丈夫做香辣鸭补身体,就快完工时,突然,脚边一只老鼠蹿过,慌乱中妻子将灶旁的半碗花椒碰了下去,烧成了麻辣鸭。不料丈夫爱上了这道菜,每隔几天就要吃上一次。花椒有去湿气的作用,对防治关节炎有奇效。一个月后,丈夫的关节炎竟然好了。在分宜人眼里,甚是有名,喜欢吃辣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水北酒糟肉

水北镇物产资源丰富。从明隆庆年间开始,渝水区水北镇将家历二、五、八、十日定为赶集日。每逢赶集当闹,上好的水北家乡肉、本地糯米经发酵形成的豆豉,都是用传统工艺制做原汁原味水北酒糟肉的标配。勤劳淳朴的水北老百姓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改进改良,创造性制造了一款以自加工的醪糟和豆豉,加上自己养殖的家猪,形成的这一道香味扑鼻的美味酒糟肉,长期食用,有补气养血、生津助消化之独特功效。

双林三鲜

用豆腐、豆芽和活水鱼这些看似简单、在哪的农贸市场中都能寻找到的食材,做成双林人乃至全分宜人心中最美的佳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酒店,无论日常饮食还是逢年过节,由母亲河孔目江甘泉培育出美味的“双林三鲜”,总会以最平常不过却又最饱受关注的姿态被人端上饭桌,而后被人们你一筷我一勺子地送入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直到吞入腹中,美食的香味依旧在嘴边徘徊,久久不愿散去,已然成为招待宾朋的“标配”。

仙女湖翘嘴巴

到新余的母亲湖仙女湖钓鱼、做鱼、吃鱼是很多人的爱好,特别是野生的翘嘴鱼(俗称翘嘴巴),肉质细嫩,无论红烧还是清蒸,鲜美无比。翘嘴鱼可清蒸:主料翘嘴鱼,必须腌制后再稍微晒干。辅料为生姜适量、葱适量、料酒3勺、蒸鱼豉油适量、干辣椒;可家常煎:锅里放入油,放入翘嘴鱼,小火慢煎至鱼身微黄;配料为姜、白醋、盐、色拉油和白酒,这样做好的翘嘴鱼色红肉嫩、味道酸辣甜鲜,非常爽口。

水西肉炒牛肉

据传,清朝时期,两落伍军官赶路,行至水西一屠户家借宿,半夜饥饿,问屠户是否有饭菜提供。老屠户将自用的1斤猪肉1斤牛肉做菜。那牛、猪肉混合彼此的鲜香,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炒,再喷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两位军官吃得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到处宣扬此菜绝妙。屠户灵机一动,遂将住家改营成饭店,一时大火。做法:先将猪肉牛肉加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炒,再喷以酒、醋、盐焖烧即可。

新溪烧鹅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优越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就产自新溪、山上放养食百草、喂食稻米的土鹅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名菜主料。新溪乡人秉性淳厚,勤于耕作,节俭朴素,热情好客,这为新溪烧鹅走出新溪,扬名市内外,创造了条件。新溪土鹅从捉杀、到清洗,再到慢火煨炖红烧,血嫩,肉质鲜酥,耗时长达4小时以上,不愧是应酬与接待贵宾的上等美食。

大岗山腊肉

大岗山腊肉是分宜南部钤山镇家家户户必备美食。每到冬至时节就是制作腊肉季节,鲜肉用食盐,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而且大岗山腊肉久藏不腐,是当地农户家中一宝。只要上灶蒸熟这一道工序,就能品尝到颜色透亮、口味幽香、爽口不腻的美味。

新余“十个名点”

水北腌粉

新余人爱吃水北腌粉,经济实惠又美味。水北腌粉采用当地纯天然优质稻米和山泉水经过浸、磨、滤、煮、团、榨、晒等一系列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在打粉前还增加一道上笼蒸的工序,从而保证米粉柔软、劲道的口感。米粉经过水煮冷氽之后入碗,拌入店家秘制酱料、剁碎的桔子皮及剁椒,洒上葱花,浇上牛肉或其他类的浇头,桔子皮嫩黄,剁椒鲜红,葱花青绿,酒菜鲜香,米粉洁白,仅颜色就令人馋涎欲滴了。水北腌粉辣味独特,辣中带香、香中透辣、回味悠长。

分宜土扎粉

分宜扎粉是江西省著名的小吃,以色白如银、条索柔韧、入口爽滑著称,手工扎粉生产可上溯至明朝。分宜人早饭是扎粉,夜宵也是扎粉。一碗美味的土扎粉,离不开提前切丝的瘦肉、切碎的葱姜,与仔细清洗过的青菜和豆芽,现加上必不可少的干辣椒末,在滋啦作响的油锅里逐渐成熟出味,待夹杂着食物香气的烟火升腾起来,将松散的粉条迅速倒入锅里,在翻炒中融合各类食材最鲜美的滋味,最后撒一把青葱起勺出锅装盘。

良山锅贴

“一元复始,二三点许/只见四五人和面掺馅/待到六七晨时开门迎客/八九锅贴下肚十分满足”。算起来,产自良山的名小吃锅贴,却有着江沪的鲜明印记与味道。良山,因矿闻名,六十年前,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产物,江钢设立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碰撞。执掌锅贴店的老板1989年来到良山。他的姨父是有名的锅贴大师,年少时曾在上海杨浦区松潘路拜师学习锅贴技艺。1986年随钢厂来到良山,也把锅贴手艺带到了良山。现在每每爆满,一位难求。

江东油饼

江东油饼历史悠久,如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每逢八月初三赶集日,江东油饼总能出售一空,甚至远在有外地的食客赶赴而来,只为品尝这一口地道的新余味道。油锅升腾的热气,也象征着江东人热情好客的内心,白净的面团被拉伸成一个个薄饼,伴随着手腕的轻旋,快速转入热气腾腾的油锅中,轻薄的面饼被热气顶成一个个小鼓包,在老师傅的拨弄下,面饼被滚油充分温润,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变得金黄油亮。尝一口江东油饼的爽韧香甜,有家乡美食,便是清欢。

双林凉粉

“喜欢吃凉粉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新余人,喜欢在大暑这天吃仙草。仙草,是一种能消暑的植物,煎其汁,与米浆融合,则有了黑凉粉。相传这是一个叫“大只威”的人发明的。他开着一家凉茶铺,因为小孩多不喜欢苦,他就用仙草加上葛粉调煮,冷冻成糕后加入糖胶。孩子们都爱吃,又能解暑祛病。双林凉粉具有软韧爽滑,草香甘甜的特点,有消暑、清热、凉血、养胃、解毒、缓解痛风等功效。

分宜红薯丸子

在许多分宜人家里,红薯丸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小零食。其做法很简单,用蒸熟的红薯去皮压成泥,加上适量糯米粉后搓成可爱的小丸子,最后用油炸定型。金黄色的丸子薯香扑鼻,引人口水,外脆内软不粘牙,一口一个,那味道让人留恋不已!

分宜糖醋姜

分宜糖醋姜在传统名点里,也是一绝。选用新鲜嫩姜,洗净去皮,切成5毫米厚的姜片,用重物压一压,用盐腌24小时后沥干盐水放入缸中。取白糖、醋,盐和水,混合煮沸后即为卤汁,冷却后将此卤汁倒入姜缸中,以完全淹没姜片为止,姜面上用竹网盖住,并用石块压好,以免生姜片脱卤。然后密封缸口,腌渍15~25天左右,即成鲜嫩适口的糖醋姜片成品原料。

仙女湖小鱼干

小鱼干放入清水洗净,沥干水分。锅里适量油烧热,倒入小鱼干用中火慢炸2-3分钟;接着放入蒜末和辣椒粉炒香;最后加入酱油2小匙、料酒2小匙、白糖1小匙拌炒入味后即可,小鱼干本身有咸味,就不需要再加盐了。此菜干香微辣,开胃下饭。干爽一点的小干鱼比较新鲜。

马洪油面

马洪传统挂面的历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相传,清代初期即清康熙二十三年,长江流域水灾患难,有几个民间油面匠人携妻带子,远离家乡湖北黄石来到江西新渝马洪库陂村一带。自此,经代代相传,马洪油面已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挂面制作选料考究,原材料为精选优质小麦粉添加花生油、食用盐和山泉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丝,再精细加工而成。

糖醋大蒜

糖醋蒜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西汉功臣张良晚年多病,辞去官职隐居城父县。当地盛产大蒜,百姓每餐必食,个个身体康健。张良也开始吃蒜,没多久,多年缠身的疾病竟然祛除了!鹄山正宗糖醋大蒜为传统制作的土特产品,具有降脂降压,温中健脾,消食理气,解毒杀虫之特殊功效。有专家称,如每天食用半个丁香大小的生大蒜,就能产生一定的抗癌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