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晓敏
为加快新余投控集团转型发展,提升服务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扶持投控集团加快转型发展三十条。从体制机制、资产资源、工程建设、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实打实列条式的政策扶持,助推投控集团加足马力驶向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整合注入资产壮大企业规模
三十条扶持措施出台之前,市投控集团总资产只有近400亿元。为做大投控集团资产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市国资委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1+N”改革发展规划,在投控集团为“1”的基础上,着重打造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国有资产经营、大数据和乡村振兴五大板块,加快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资本化管理步伐,到“十四五”期末将实现“千亿规模,百亿收入”目标。
加快信用升级提升融资能力
为提高整体融资能力,投控集团加强与券商、银行、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的沟通,积极探索企业债、公司债、中票、海外债、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寻找适合公司的融资项目,创造一年一个新台阶的佳绩。2020年,公司新增融资及授信额度187亿元,融资到账资金95.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产业整合、资源整合、资本整合等系列措施,公司综合实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2021年3月,经评定,市投控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成为我市第一个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的市属企业。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将全方位提升投控集团的再融资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金向新余聚集。
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
作为新余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市投控集团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20年,投控集团承担的建设项目达到70多个,总投资130多亿元,整体推进良好,充分展现城市建设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全长约58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环城路项目,是我市复市以来投资最大、路径最长、建设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投控集团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基本建成通车,终结新余大货车穿城而过的时代,实现与周边县区的“一小时经济圈”。
廖家江和贯早江,是我市中心城区重要的两条排水渠。为保护好一江清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投控集团与水环境治理工程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启动总投资约7亿元的“两江”水体整治工程,对贯早江、廖家江流域从城市主干道到住宅小区所有雨污水管道进行分流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水质问题。
布局关联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为摆脱履行单一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建设职能,谋求更好的转型发展,投控集团经过反复论证,作出围绕工程建设上下游产业进行布局的战略举措。与江西华赣环境集团公司共同出资20亿元组建江西华赣环境集团新余有限公司,签订投资规模达14亿元的新余生态环境产业园项目。与广西建工、江西建工、新钢集团等单位共同出资组建江西广新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约10亿元的集项目建设、全产业链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安装维护、检测咨询服务的新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已投产营运,将有力推动新余市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出资近11亿元控股上市公司深圳市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迈出进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为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市投控集团从内外两方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发展活力。
根据三十条措施,市国资委在企业监管方式、对外投资决策等方面先后出台一系列放权搞活政策,为投控集团转型发展放权松绑。同时,积极推行市属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不断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
深入推进内部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市投控集团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求发展,建立健全内部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问责机制,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财经金融委员会等内设决策机构,完善投资管理、容错纠错等一系列制度,聘请咨询机构对公司发展进行会诊,实施内部机构、薪酬、绩效等改革措施,从顶层设计进行创新和规范,为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