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耳光书记”,打痛了谁?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

李春雷李佩文

一记耳光,响彻全国。

喧哗声中,乌纱坠落。

这些天,中国民间最火热的新闻,就是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的那一记耳光了。

打耳光,济源农村叫“扇耳巴子”。陕西话叫“嘴捶”,上海人说“窃尼光”,北京话叫“耳帖子”,内蒙古说“扇比逗”,四川话是“铲耳屎”……

为什么一记耳光全国哗然?

“打人不打脸”,这是国人的共识。

脸代表着形象——脸是最容易被人看见的地方,是“面子”。重重一记耳光,留下瘀血指印,无疑是在昭告别人,这厮被掌掴了。所以,打耳光是对一个人形象的最彻底摧毁。

脸代表着尊严——当众打耳光,是对一个人的最大蔑视。众目睽睽,一掌打来,皮灼肉疼,奇耻大辱,让本尊今生如何做人?所以,打耳光,更是对一个人内心的最无情打击。

无疑,打耳光,对一个人的精神伤害,远甚于肉体疼痛。

封建社会,官场以上欺下的事情司空见惯。但封建社会还是讲究礼法,所以打耳光这种极具侮辱性色彩的做派,在史书上也不多见。

一部《史记》,记载三千多年历史,其中上有位尊九极的帝王本纪,下有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人物列传,但翻遍这部皇皇巨著,竟无一处“打耳光”记录。

由此可见,在稍具文明素养的人群里,当众打耳光这等侮辱人格之事,人所不齿,人所不为。

可是,在21世纪新时代,一个身为市委书记的正厅级领导干部,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仅仅因为市政府秘书长“在这里吃饭”,就怒扇其耳光。这怎能不引发“网络海啸”?怎能不让人质疑这书记的“官品官德”?

现代文明社会,中华民族刚刚实现千年梦想——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在开启我们更加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党中央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文明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表率……而就在这时,王屋山下、愚公老家传来一记最响亮的耳光!实在让大山失色,令愚公无语,使国人哗然。

这一记耳光,扇出来的是权力失控、缺少制约的嚣张跋扈,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蛮横霸道,是心无敬畏、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是唯我独尊、老子为王的封建余孽。

由这起“掌掴闹剧”想起同为市委书记的周振兴的那记耳光。

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到村里看望一位重病在身、革命战争年代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出孩子的老奶奶,询问这位做过杨得志将军的房东、曾一天为将士做过9顿饭、不惜变卖嫁妆也要让将士吃饱吃好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的回答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他立刻掏钱帮老人满足愿望。回到县里开会,当说到此事说到老人的愿望时,他竟情不自禁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

周振兴的耳光,打出的是共产党人的良知初心。而张战伟的一记耳光,让官德、节操碎得满地都是。为官境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以说,张战伟的这记耳光不仅仅是打在了翟WD的脸上,也打在了河南省委的脸上,打在了河南人民的脸上,打在了全国人民的脸上。

好在河南省委行动迅速,让这一记耳光响过之后,又引起了一片鼓掌。据报道,1月21日,济源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河南省委决定,免去“耳光书记”张战伟同志济源市委书记等职务。

但是,人们似乎还不肯罢休,还在追问、等待着什么。

的确,这一记耳光的后面,至少还有几个没有拉直的“问号”——

小食堂问题:难道济源市委、市政府一直存在着特殊小食堂?而且还是两个:非济源籍和济源籍领导各一个。而且两个食堂之间不能轻易走动?

主要负责人问题:据媒体报道,舆情刚刚发酵之时,有一位“市委主要负责人”出来辟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翟WD先挑起了事端。据一般通例,“市委主要负责人”专指市委书记。难道这个辟谣者就是市委书记本人?但即使是他本人自恃有理,即使是政府秘书长误解美意,也不能当众耳光相向啊。

处理尚小娟文件的真假问题:现在看来,举报者尚娟与尚小娟当为一个人,但网上流传的那份对尚小娟的处分决定是真是假呢?虽然豫港(济源)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辟谣,但文件是谁伪造?目的何在?

痛定思痛。

但愿河南省委也能在人们所期待的问题上,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但愿这一记响亮耳光,也如一声响亮警钟,能震惊一些人,震醒一些人,让他们懂得必须抛弃什么,必须牢记什么,必须坚持什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