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高欣陶胜志通讯员周志芳
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病人就医体验明显改善,三甲复评工作全面推进……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妇幼保健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医院工作总体部署,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做行动派,全院面貌实现大变样,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再著“五年新辉煌”。
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
2020年,该院以“三甲”复评为契机,全面规范医院管理。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抓手,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攻坚克难,打破医院发展瓶颈,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劳优得;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各项指标保质保量完成,促进科室发展。
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学术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该院科研课题共申报立项32项,其中申报省卫健委5项、市科技局27项;全院科研课题通过市科技局验收18项;完成了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选申报工作。全院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2篇为北大核心期刊,21篇为国家级,3篇为省级。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加强人才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2020年7月,该院首次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评比选拔活动落下帷幕,17位青年医师踊跃参加,6位优秀青年医师脱颖而出。同时,授予9名同志为第一批“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称号,鼓励新认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主动承担重任,积极发挥作用。
技术成果填补空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一代/二代试管婴儿)成绩显著。2020年7月14日,该院生殖健康科成功孕育的一代试管婴儿顺利出生。随着7月16日成功孕育的二代试管婴儿顺利出生,标志着新余辅助生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填补市内技术空白。2020年8月,新生儿科成功开展首例脐静脉置管术,为急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标志着该院在危重症、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新生儿科脐静脉置管成功4例。
亚专科建设加速完成。积极筹划产前诊断中心,建立了高危孕产妇门诊、孕产妇营养咨询门诊、助产士门诊,儿童心理行为门诊、儿童营养门诊,青春期门诊、更老年期门诊,打造妇幼全生命周期全链条优质服务。
病人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该院首先加大了十八项核心制度执行与落实力度,强化三基培训以及开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活动。接着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儿童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和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保持了8年孕产妇死亡为零的纪录。其次优化服务改善就医环境。首开江西省计生协优生优育项目(全省试点),并努力争取到江西省卫健委远程医疗项目,为本地患者提供免费远程医疗服务。完成发热门诊改造、急诊科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医院公共区域亮化工作,建立门诊患者预检分诊制和分时段预约就诊,推行“一对一”就诊服务。为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该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门诊保健综合楼进展顺利,预计一期工程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该工程建成后,将增加224张床位以及280个停车位,待项目全部完成后医院开放床位达500余张,环境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作为全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该院年分娩量稳居全市第一。
辖区保健工作不断规范
该院利用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平台,组建专家团队下沉到基层进行技术帮扶。帮扶内容包括母婴安全知识及项目管理宣讲活动、骨干医师定点签约服务。全年共有58名专家开展巡讲21次,有28名医务人员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结对,定期提供帮扶服务,方便了基层医护人员学习和群众就医。同时,该院成立辖区妇幼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组织四大部召开例会,定期向四大业务部主任通报全市母婴安全形势,规范妇幼公共项目和妇幼健康项目管理,积极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和叶酸补服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妇幼卫生信息监测及质量管理。认真做好数据收集、整理、审核、分析工作。在全省妇幼健康信息工作评比中,该院荣获2019年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
“三甲”复审工作有序推进
该院重新修订并下发迎接“三甲”复评工作奖惩管理办法,组织相关科室编发修订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及操作指南。重新修订下发调整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相关委员会组织架构。下发落实科室质量安全季报会制度,对上季度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做到持续改进。同时,进一步落实任务分解。所有评审条款逐项分解落实到分管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并印刷成册下发到相关科室。明确各部、科室职能任务、人员配置,开展全院培训。在此基础上,督查月报会执行情况。对三甲复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对台账进行不断补充完善。在省卫健委组织的“三甲”复审中,评审专家组对医院的专科医疗水平、职工精神面貌以及医院在评审期间所展现的整体文化风貌给予高度评价。通过“三甲”复审现场评价,全面助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疫情防控工作周密部署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该院组织医院职能科室制定抗击新冠疫情制度文件,方案流程。对发热门诊、急诊科等科室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督导现场检查,指导救治等相关工作,认真做好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认定核对工作,加强核酸检测和排查工作。全院根据防控要求,积极对全院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和排查,同时对所有新入院患者和陪护家属进行核酸检测排查。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按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改造并通过相关单位的验收。对住院部、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执行扫码、测体温、戴口罩制度。
该院还开展高铁扫码体温监测、社区居民疫情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为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基层党建工作促大变样
该院积极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和“做行动派、促大变样”活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正式成立了党委、纪委,在院党委的领导下,5个党支部顺利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党委领导医院全面工作,各项工作更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更为完善,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对医院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党委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在医院部分清洁工辞职的情况下,院领导、各支部党员职工主动承担了科室和公共区域的消杀和保洁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医院的正常运转。此外,该院还创建了由医院300名左右女职工组成的“党建+妇女微家”,为全市近千余名妇女开展了志愿活动。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方
该院党委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全院上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分级压实主体责任,规范了行业作风。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认真落实卫生行业“九不准”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投诉管理以及对医务人员服务沟通、服务礼仪等进行培训,增强全院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了《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采购暂行规定的通知》、《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院纪委在医院物资采购过程中,从询价到招标都进行了监督。积极履行约谈制度,该院对科级以下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全体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从业承诺书》,与服务供应商签订了《廉洁协议》,要求严格执行上级纪委的要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钻研业务技能,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全院开展收受红包、回扣专项整治活动中,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折翼的天使》、《叩问初心》等警示片,深化纪律教育,让党员干部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意识形态工作上新台阶
该院党政班子领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方案,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该院加强舆论正确引导,通过医院网站、展板、标语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加强网络监管,对医院的微信工作群和网站实行实时监管,严禁职工发布、转发政治敏感信息或其他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坚持不信谣、不传谣、不妄议。同时,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分析医疗纠纷领域突出问题,化解医疗纠纷中有苗头倾向性的问题,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
2020年,全院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
风劲帆满正当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未来,该院领导班子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方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细致优化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内涵建设,抓好改扩建工程进度,为打造赣西地区一流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实现市委提出的“五年新辉煌”目标而努力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