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参政为民廿五年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

通讯员张雪芬

早在1996年,来自河下镇的刘腾云,还是一位有些青涩懵懂的大男孩,作为经济界的代表人士,他被推选为五届区政协委员。

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5年,伴随新余的发展,也伴随自己的成长,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走过了25个春秋。

一位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经营者,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何以在政协委员岗位上一再留任?

25年来,刘腾云心系政协情怀,履行委员职责,长期投身社会公益,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作了最生动的回答。

“我是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似乎“非官非民”。可刘腾云却做得非常认真。他发挥自己文化素质较高、联系广泛的优势,尽心尽责,一开始就承担起政府与基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恪守“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履职经验,表现出较高的参政议政热情。

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一直是刘腾云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他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深入新余城区与乡村结合部,收集很多一手资料,他发现,从表面上看,失地农民一次性获得较多的拆迁补助,开始时确实衣食无忧,宽吃宽用。“有就顿加顿,冇时侧身困”,几年之后补助款用完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往往陷入没有保障的境地。

针对这种情况,刘腾云较早地提出:拆迁补助款应当和社会保障挂钩,建立失地农民保险机制,同时,失地农民应当和下岗工人,应有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刘腾云提出了《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和《失地农民就享受下岗工人同等待遇》等提案。通过政协提交到相关部门。党委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责令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经过多年呼吁,这一方案终于在新余率先试点,然后又推广到了全国,目前,已经在国家层面形成了法律法规。让失地农民在自主创业、重新就业、社保体系等方面,得到很大实惠。

有关部门行业行风问题,刘腾云多次提出有建设性提案和社情民意,促进了政府职能部门作风的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虽然,刘腾云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始终不渝的为民鼓与呼,终于促成了行业行风质的转变。

“所作所为,要配得上政协委员的称号”

作为一名个体私营企业主,个人利益也会与国家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这往往也是考验一名优秀公民的时候。刘腾云毫不犹豫选择服从大局,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几年前,有关部门要整顿集镇街道乱搭乱建,刘腾云的几个店铺也在整顿之列,他二话不说,不顾家人反对,自己爬上屋顶,拆除自己搭建的简易棚,在他带动下,周边店铺都不声不响地同意整顿。使得那年的集镇改造进行得特别顺利。

还有一次道路升级改造,按照规划设计,有一条小区路面正好经过他的一家老店铺。刘腾云主动找到政府部门:支持政府部门的改造,完全同意签字拆迁,至于补偿款,以后再说!周边好多家同样涉及改造的店铺业主,纷纷上门“做思想工作”:到嘴的肥肉怎么不咬上几口?在拆迁方面,坐地起价是“通用的套路”。刘腾云不为所动,反倒做起了拆迁户的思想工作:都是乡里乡亲的老表,小区路面改造是民心实事,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经商氛围都将得到很大提升,这些好的事情,怎么能横加阻拦?为这事,刘腾云还和一位蛮横的拆迁户吵了一架。如此一来,其他拆迁户只好悻悻离去。

以前的小微企业是定税制。税务部门要逐家征收往往要大费周章,而刘腾云的店铺却经常主动纳税。他说:连我也偷税漏税,还配做一名政协委员吗?

“让社会充满爱的光辉”

作为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刘腾云总认为,做社会公益,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2009年,刘腾云就定点联系了一名河下的扶助对象,与贫困户“攀亲戚”。他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与乡亲拉家常,关心贫困户的生活,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并为贫困户捐款5000元。

在平时,刘腾云还经常参加民建组织的各种扶贫公益活动。比如看望孤寡老人,救济贫困学生,扶助残障人士,他看到弱势群体,就会忍不住慷慨解囊。

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一直牵动着刘腾云的关爱之心。

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片爱心,当他听说在罗坊希望小学,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当即为留守儿童捐献2000元。并希望通过他的爱心捐赠,让留守子女的童年不再那么孤单。

刘腾云说:留守儿童是开在异地他乡的花朵,他们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同样是祖国未来的主人。

刘腾云还先后捐助3000多元建设乡村小学。捐款5000多元筹建乡村路桥。还参与捐助多项社会公益活动。每年节庆,他都随有关部门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和贫困家庭。近年来,刘腾云已累计捐款捐物十万余元。

在社会公益实践中,刘腾云还主动做很多关爱弱势群体的“中介”工作。新余民建企业家协会准备资助30多个贫困学生。于是在暑假期间,他冒着酷暑,不辞辛苦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及学校,义务花了大量时间去核实考察贫困学生,将33名贫困学子纳入了新余民建企协的助学保障计划,并建立了完整的资助学生档案。自己也对接一名贫困生,每年资助该学生3000元,直至大学毕业,并从思想、生活和学习上进行长期的结对帮扶。

还一次,据群众反映,在下村花鼓山煤矿的矿区居民中,有一名因户籍原因未纳入贫困保障的特困户。刘腾云立即前往调查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就立即发送一篇公众号推送文章,在各大微信工作群里发送。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该贫困户,引起一些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对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捐款捐物。有些企业家还表示今后将长期结对帮扶。这些举措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做好自己的老本行”

刘腾云早年自主创业以来,先后经营过书店、照相馆、百货及宾馆业。从一个资金不足5000元的小店起步,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拥有年营业额420万元左右的综合实业,经营项目涵盖物流批发、餐饮住宿、建材建筑等各种产业实体,固定资产达到近千万元。

他一直坚持文明经营,诚信服务,广受社会好评。从事经营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且不忘自己是政协委员,经常向其他经营户宣传国家的税收政策,引导他们依法纳税。

刘腾云的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尽量照顾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并始终把员工的温暖、福利挂在心头,即使经营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也要千方百计首先把员工工资发放到位,从不拖欠。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刘腾云还充分发挥自己健康有益的爱好。他喜爱文学,在各大报刊发表了100多篇的散文和短篇小说。还是新余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工作之余,他还喜欢摄影,用相机记录新余人民美好生活的瞬间。也是新余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

刘腾云就是这样的人。他干好自己平凡的企业,充实自己丰富的人生,释放自己的青春能量,纵使一生平凡寂寞,也要流星划过天空。因为可爱的家乡新余,让我们相信: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坚守,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参与,构建新余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付出。新余梦,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的坚守。

刘腾云说:如果我们的新余是一艘扬帆破浪的航船,他愿做一片小小的风帆,为乘风破浪尽微薄之力;如果新余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愿做一片小小的树叶,为整个森林增光添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