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余日报社荣获两项全国先进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

本报讯见习记者郜龙斌报道:9月23日,“美丽蝶变——全国党媒社长总编看红河”暨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2020年年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召开,会上,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对全国城市党媒践行“四力”先进单位、全国城市党媒抗疫宣传先进个人等进行了表彰和颁奖,新余日报社荣获全国城市党媒抗击疫情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和全国城市党媒践行“四力”先进单位两项全国先进。

荣获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颁发的两项全国先进单位荣誉,新余日报社凭什么?

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担忧、怀疑、焦虑甚至是恐惧等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作为新余市党报党媒,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新余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团队24小时全天候火力全开,用最前沿融媒技术,及时把抗击疫情的最新信息、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防范疫情的科学知识、人民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通过快讯、图文、音视频、动画、H5、直播等报道形式,全景式、立体化呈现抗疫进展、抗疫成效,传递党委政府声音,舒展公众敏感神经,凝聚全民抗疫力量。

疫情期间,新余发布被指定为全市疫情信息发布的唯一官方平台,新余日报社深知责任重大。1月24日,恰逢大年三十,新媒体中心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值班机制,加强值班应急力量和在岗工作力量,部室全体人员24小时在线待命。

1月25日(大年初一),市政府发布通告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新余日报社新冠肺炎防疫宣传报道领导小组随即成立,由党组书记、社长胡春俊担任总指挥,党组副书记、总编辑刘平珍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喻军华担任副组长,并于当晚紧急召开会议布置采编工作。随后,报社肩挑重任,全体采编人员枕戈待旦,奔忙在采编一线。

抗疫的号角已经吹响,主流媒体人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在抗击疫情的新闻战线上,新余日报社采编队伍中,有些是刚刚上班的二胎妈妈,有些要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有些累到生病打点滴,甚至还有一位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在家人最需要她们的时刻,她们却义无反顾奔赴工作岗位,不惧艰险克服种种困难,全面报道疫情防控,用一篇篇新闻报道扛起媒体人的担当,凝聚起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动人力量。

从启动“一级响应”以来至4月15日,新余发布“两微一端”及新余新闻网日均发稿200条左右,累计发稿近1.6万条,总阅读量近3亿人次。《期待·重逢》《疫情下的平民英雄》《沙画:向每一位“逆行者致敬”》《战疫向春天——新余市复工复产进行时》等融媒体作品感动新余,抗疫短视频电话彩铃成为全市人民共同记忆,微动漫《数据看战“疫”,江西加油》振奋人心。

1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直播总浏览量超过新余市总人口,10余条H5总点击量120万,近50个抖音短视频总点击量500余万,回复网友问询留言10000余条……一个个异于寻常的数字背后,是新余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心连心、手牵手,命运与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坚守与担当。

以新闻“四力”助精准扶贫

近年来,新余日报社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不断提升“脑力”练就“脚力”,强化“眼力”淬炼“笔力”,将践行“四力”同脱贫攻坚深入结合,推出一系列重磅新闻报道,化解农产品滞销难题,纾解贫困户焦急困境。

2016年起,锐青年志愿服务队以“新闻之力凝聚青春担当”为宗旨,借助“互联网+微公益”,参与开展30余起“新闻扶贫,我们在行动”系列活动,走遍全市“一县三区”30多个乡镇,采写80余篇新闻扶贫报道,开展包含“抢救”立平葡萄、罗坊雪莲藕,帮助人和乡水果玉米、凤阳冬瓜、河下萝卜、花生解困,“共享扶贫·爱心淘吧”进社区等30多个新闻扶贫案例,先后帮助十余个扶贫产业找到销路,上千个贫困家庭直接受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贫困群众农产品滞销,锐青年志愿服务队急民之所急,为滞销农产品代言,开展4次线上扶贫助农活动,帮助贫困户、滞销农户等近20名困难群体打开销路。

线上“刷屏”、线下接力、扶贫给力。“新闻扶贫,我们在行动”打造了一系列“爆款”扶贫事例,形成了“刷屏”效应。新余日报新闻扶贫已成为媒体融合新闻扶贫品牌,被新余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写入报告,成为扶贫方式的创新典型。2018年8月,新闻扶贫的做法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高度评价;同年9月,《新闻扶贫,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荣获“2018中国报业重大主题宣传年度双十佳融合传播奖”。锐青年志愿服务队发起的“新闻扶贫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被新余市委宣传部、新余市文明办授予“新余市2018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锐青年志愿服务队还先后荣获“全市共产党员示范团队”“第四届新余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