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走近张佳港感受“最美婚纱照”背后爱的传递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

文/图本报记者陈玉霞

2月28日,星期日,小雨。在分宜一小的校门口,一个身着蓝色制服的精神小伙一手牵着两名男孩,一手提着装着报名资料的公文包从淅淅沥沥的雨中走来。在一群带着孩子报名的家长中,这身蓝色制服显得格外显眼,也让他牵着的孩子收获了很多羡慕的眼光。这一天,他作为“临时家长”给男孩报名。

这位穿消防制服的精神小伙正是前段时间在很多人朋友圈刷屏的“最美婚纱照”男主角——分宜消防大队的消防员张佳港。这位昔日在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经变得像树一样挺拔,多年前的每一个开学季,这样的场景都发生在他身上,不同的是曾经被消防员哥哥牵着的小男孩如今已经穿上了这身蓝色制服,成为孩子的“临时家长”。

“爱心妈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佳,寓意着美好,港,代表香港回归。这个名字是张佳港的外婆唐才英取的。1997年的夏天,61岁的分宜县人民医院员工唐才英在医院附近发现了一对被遗弃的早产双胞胎男婴。“一个三斤多,一个两斤多,哭声像小猫一样微弱,一般人带不活。”唐才英赶紧把他们抱起来,带回家收养。寄托着唐才英的美好愿望,两兄弟分别取名叫“佳港”“佳回”。

一颗爱的种子就此种下。就这样,兄弟俩有了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外婆,还有了一个能吃饱穿暖的家,家里还有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后来,张佳港才知道,这不是外婆唐才英第一次“捡”孩子。从1983年开始,近40年来,在医院工作的唐才英先后捡到39名弃婴,最多时家里同时有6名吃奶的婴儿。由于当时的民政局经费紧张,唐才英先把孩子抱回家,把孩子养得结结实实、健健康康后,再送去福利院,或者找一个好心人领养。遇到体质比较弱,别人不敢领养的孩子,她就办理收养手续,留下来自己抚养。张佳港就是其中一个长期抚养的孩子。

早产儿不好带,没有保温箱,唐才英收集医院装生理盐水剩下的玻璃瓶,装上热水放在兄弟俩的襁褓中,隔两小时换一次热水,制造出一个简陋的保温箱;没有母乳,唐才英靠种菜、拾荒赚的零星收入给兄弟俩买奶粉,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张佳港从小抵抗力差,经常感冒,60多岁的唐才英背着他去诊所看医生,为了不落下课,唐才英还经常背着他去上学。

消防员哥哥给了他“第二个家”

那时候的唐才英已经60多岁,照顾这么多孩子已让她身心疲惫,一百多元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用。由于是自己执意要收养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唐才英不忍将这些压力转嫁到自己的儿女身上,就抽空捡废品换钱。担心因自己捡废品,孩子们会不好意思,唐才英趁着孩子们睡着了,半夜推破旧的童车出门捡,碰到下雨天,她头上套个塑料袋,直到那辆童车装满了才回来。

在分宜铁路旁的铁路职工小区的老旧平房内,近40年来,唐才英就是在这里靠着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和种菜拾荒的收入,长期抚养6名像张佳港一样的弃婴。心疼外婆的付出,懂事的张佳港和姐姐张琳也跟着唐才英一块去捡废品。

2001年的一天,唐才英在捡废品的途中因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晕倒在地。幸好,路过的消防员赶紧背起唐才英送往医院救治。

从此,分宜消防大队和这个特殊的家庭相连。那时候,张琳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解到唐才英的家庭情况,处理完这件事,分宜消防大队指战员自发组织爱心资助活动,每月从工资中交出一部分作为爱心基金,解决张琳上学、生活方面的难题。

“原先,每当开学就是家里最犯难的时候,好在分宜消防大队把孩子们的学费都管了起来。”唐才英说。一开始,大队把姐姐张琳列为资助对象。除了支持张琳上学,每当逢年过节,队里的消防员都会把张琳接来队里吃团圆饭。张佳港常常粘在张琳后面,跟着一起来。很快,张佳港也到了上学的年龄,自然而然地,大队把张佳港也列为了资助对象。二十年来,大队指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对张佳港和张琳的爱心接力从未间断。

“有消防队管起来,家里好多了。”张佳港说。而消防员的出现也改变了张佳港和姐姐张琳的人生。张佳港记得,每年开学的时候,消防员哥哥都会给姐弟俩买新书包、新文具,带他们去学校报名。“同学常常问我‘这是你爸爸吗?’我说‘这是我哥哥。’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张佳港说。一年又一年,消防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每一年带张佳港报名的“临时家长”都不一样,而每一年又都一样,都是那身穿蓝色制服的人。

如果说唐才英给了张佳港第二次生命,分宜消防大队则给了他“第二个家”。张佳港喜欢画画,分宜消防大队用筹集的爱心基金送他去美术兴趣班,从4岁直至高中。张佳港的画还曾荣获2008年中国——澳大利亚“和平杯”书画国际联展青少年儿童艺术作品铜奖。14岁那年,张佳港偏科严重,数学跟不上。分宜消防指战员得知后,挑选数学成绩好的消防员帮他补习,同时出钱让他上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减免了张佳港的一半学费。

“我不是那个栽树人,但我一定是其中一个浇水的人”

分宜消防大队队长肖亮于2002年7月调入分宜公安消防中队工作,担任中队排长。回忆起帮扶张琳、张佳港的事,和大多数曾经参与过爱心接力的消防员一样,肖亮觉得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很多细节都忘了,只记得每个月领了工资后,就交50元到司务长那里作为大队的爱心基金。一开始,肖亮也不知道这笔爱心基金具体用来干什么。一直到中秋节,队里把姐弟俩接过来,他才知道,原来是资助姐弟俩上学的。

“虽然不知道这事情是谁交给我们的,但大家就这么一代一代地做下去了。”曾担任分宜消防大队教导员的吴海涛说,“婚纱照新闻火了之后,我们分宜消防大队的微信群也热闹了起来,虽然大多数队员早已在全国各个地方,然而帮扶姐弟俩这件事,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大家的记忆串了起来,也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

肖亮回忆起小时候的张佳港比较腼腆,总躲在姐姐张琳身后。队里的消防员就经常带着他玩,锻炼他的胆量。每年老兵退伍那天,姐弟俩早早地来到消防大队门口等,和大队的消防员一起欢送老兵。

“他就像我们身边的弟弟,看他一步一步走来,成长为一名消防员,觉得不光爱心在传递,消防的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当得知从分宜消防大队走出去的张佳港再次回到了分宜消防大队,温馨的感觉涌上肖亮的心头,整整20年,共七届合计400多名消防员参与过这场爱心接力。“就像看着曾经种下的种子开花结果,虽然我不是那个栽树人,但我一定是其中一个浇水的人。”

“我要为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这个家作贡献”

那时,张佳港最期待消防员哥哥来家里,最喜欢去分宜消防大队的营地,也因此常常能碰到消防员火速出警的场景。在他眼中,消防员就是他心中英雄的形象——能养猪、种菜,还能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把我视为亲人,我也把他们当做家人。”慢慢地,消防队成为张佳港的“第二个家”,成为像消防员一样的英雄,成为一名消防员来回报社会成为张佳港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2016年,张佳港选择参军报国,如愿加入江西消防救援队伍。2019年,随着江西消防救援总队“团圆计划”的开启,张佳港成为首批受益者,从萍乡调回新余分宜。张佳港说:“是外婆的抚养,消防员哥哥的资助,我才能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如今,是我感恩回报的日子。”

“外婆不怕吃苦,从不抱怨。小小的身板扛起了很多东西,给人力量。”张佳港说,而这些品质也一直影响着他。张佳港担任消防站火场文书,除了训练、出警,还要负责撰写文字材料等工作,常常是队友们都睡觉休息了,他还在接着干。虽然张佳港正式进入消防队伍还不到五年,然而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名2002年就接触消防救援的“老兵”了。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张佳港总是冲锋在前,不遗余力把工作做好。据统计,张佳港参加灭火救援战斗600余次。疫情期间,他主动深入执勤点开展防疫消杀、物资搬运工作。2021年,张佳港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荣记个人三等功。“既然加入到这个集体,集体的荣誉就是我个人的荣誉,我要为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这个家作贡献。”在送奖到岗的表彰大会上,张佳港说。

拿到三等功的奖状,张佳港第一时间跟外婆分享。看到曾经襁褓中那个三斤左右的婴儿长大成人,还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员,唐才英笑得合不拢嘴:“外婆为你感到高兴,有这么多孩子在这里,你不要担心外婆,你把工作做好,外婆就高兴。希望你不论能力大小,都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作贡献。”

“我会尽我所有,让有不幸遭遇的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善意”

“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开心做小事。”外婆的教诲张佳港一直记着。和别的同龄消防员相比,张佳港还多了一份体贴细腻。在救援抢险中,张佳港承担引导员的角色,面对情绪失控的现场群众,他总能拿出细心和耐心对其进行情绪安抚。“他比同龄的消防员更成熟,更有同理心,明明年龄不大,却能像个大哥哥一样给予别人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张佳港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孤儿而觉得少了什么。“我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总躲在姐姐张琳的后面,不好意思说话。为此,外婆常带着我到公园、分宜县城街上玩,带我坐黄包车,到公园里坐花轿,扮新娘,给我拍照。外婆总说要开朗,要多出去看看,多接触外界,多长见识。”

“外婆带我长见识,我带外婆看世界。”工作之余,只要一闲下来,张佳港就想办法回报外婆,变着法儿让她开心。每年假期带外婆外出旅行一次是他对自己许下的承诺。

面对孩子们带她出去旅游的请求,唐才英因担心种的菜没人管而迟迟不肯答应,不过,张佳港是个例外。在张佳港的安排下,唐才英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出省旅游,第一次骑双人自行车……长沙橘子洲头、武汉大学樱园、南昌滕王阁、宜春明月山,都留下了张佳港和唐才英的足迹。

年轻时的唐才英非常爱美,却因为一直顾着孩子们,一辈子没有穿过婚纱。这些,张佳港一直记在心里。2019年,趁着休年假,张佳港悄悄为她安排了一个惊喜:为她拍一组婚纱照,留个纪念。那天,唐才英老伴张福林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行,张佳港便穿上制服陪唐才英完成拍摄,看着照片中自己穿着婚纱的样子,旁边的张佳港帅气挺拔,唐才英兴奋异常,笑得像个孩子。

“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被你们给予厚爱是我的幸福。我将把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愿善良的人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在张佳港的朋友圈,他这样写到。作为一名被收养的孩子,如今的张佳港接过爱心接力棒,积极反哺社会。他主动联系学校,资助了2名因母亲生病去世家境陷入贫困的学生。“我会尽我所有,让有不幸遭遇的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善意。”张佳港说。

明媚的春光下,一棵植根于肥沃土壤中的香樟正在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汲取着大地的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自然。正如年轻的张佳港,朝气蓬勃、知恩感恩,吸收着源源不断的爱的补给,续写着向善向上的感恩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