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斌
狗: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咬狗骨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狗眼看人低、狗血淋头、狗头军师、狗屁不通、狗屁不是、狗胆包天、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打狗还要看主人、哈巴狗、走狗、斗鸡走狗、“狡兔死,走狗烹”、蝇营狗苟、狐朋狗友、偷鸡摸狗、人模狗样。看来,人们对狗的评价并不怎么的。但仔细想想,如果人世间没有狗这个东西,估计会缺少很多乐趣。如“哈巴狗”“走狗”,尽管多数人讨厌,但有些人还是挺喜欢的,也乐意充当的。不过,有一点我们要相信,冬天的狗肉好吃,特别是“土狗”更好吃。
鼠:鼠目寸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爱打洞”、“老鼠留不得隔夜食”、“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贼眉鼠眼、抱头鼠窜、胆小如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猫哭老鼠,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瞎猫碰到死老鼠。看来,老鼠这个东西真是一无是处,让人讨嫌和恶心,怪不得“灭四害”运动中,它是“严打”对象之一。由此,笔者是不想见到老鼠的,如果见到了,那就必须履行“人人喊打”的职责,但又怕弄脏自己的手。
鸡:鸡飞狗跳、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鸣狗盗、鸡毛蒜皮、鸡没抓到反蚀了一把米、鸡蛋碰石头、落毛凤凰不如鸡、呆若木鸡、杀鸡焉用宰牛刀、杀鸡吓猴、杀鸡取蛋、“宁为鸡口,勿为牛后”。看来,鸡还不错,它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从“落毛凤凰不如鸡”来看,着实让鸡检了个大便宜。本来是高不可攀的事,结果却位居其上。这也怪不得谁,只怪凤凰自己要落毛。
兔:兔死狐悲、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尾巴长不了、狡兔三窟、跑得比兔子还快、不见兔子不撒鹰。兔子也没有大问题,只是人们实事求是的说出了它的特点和可供借鉴启示之处。这里要把“狡兔三窟”拿出来,单独说说。如果狡猾的兔子以为有三个洞穴就可以逃避猎人的捕杀,那就错了,因为猎人比狡猾的兔子还要“狡猾”。
牛:牛鬼蛇神、牛头马面、牛头不对马嘴、“牛事没完,马事又来了”、“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牛不喝水摁着喝、牛栏关猫、对牛弹琴、泥牛入海、钻牛角尖、吹牛皮、吹牛拍马、九牛一毛、九牛耕田、九牛二虎之力、多如牛毛、风马牛不相及。牛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人们借牛打些比方罢了。当然,它好的一面也不少,如“老黄牛”,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不喜欢。
虎:虎视眈眈、虎口拔牙、虎头蛇尾、“虎入平阳被犬欺,龙入浅滩被虾戏”、“虎毒不食子”、为虎作伥、骑虎难下、与虎谋皮、谈虎色变、放虎归山、狐假虎威、一山容不下二虎、老虎屁股摸不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画虎不成反类犬。虎是凶险动物,是动物中的霸王,与之相处,小心为妙。从“一山容不下二虎”来看,这又完全否定了“物以类聚”的说法。当然,我也不知道这座山到底有多大,如果较大,那么就说明这两只虎的气量都较小。这比“小庙容不下大和尚”还更难理解。但是它的亲子关系却是很牢靠的,不是有“虎毒不食子”一说吗!
羊:羊毛出在羊身上、挂羊头卖狗肉、披着羊皮的狼、顺手牵羊、“羊毛出在猪身上,狗埋单”。羊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被人利用,充当了奸滑之徒的工具而已,它的一切过错都是被动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
马:马失前蹄、人仰马翻、心猿意马、马马虎虎、人困马乏、害群之马、溜须拍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愚计短,马瘦毛长”、露马脚、死马当活马医、“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对于马,其贬义方面也是不少的。这里要注意,“溜须拍马”还好一点,但是成了“害群之马”,那是最要不得的。
其它:树倒猢狲散、“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尖嘴猴腮、“猴子检到一块姜,吃又怕辣,丢又舍不得”、沐猴而冠、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穷鸟入怀、“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小鸟依人”“枪打出头鸟”。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鱼死网破、浑水摸鱼、水至清则无鱼。狮子大开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鹊巢鸠占。这些比较杂乱,笔者不作归纳。
看看这些因动物(或叫畜牲)演绎而来的成语,倒是挺有意思的。我不知道是动物类人,还是人类动物。总之,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没有动物或畜牲,一定会索然寡味的;除了餐桌上少了许多食材,语言上也会失去许多光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