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十六载桑榆情,同心共筑中国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40年,改革风起云涌;40年,变化天翻地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老干部工作作为党的一项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工作,也因改革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老干部工作应改革而生——1982年2月,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开启了老干部工作的征程。老干部工作因改革而兴——2016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为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1982年到2018年,36载砥砺奋进,我市老干部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兴、从兴到盛,一路走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市离退休干部人数增长到2.1万,离退休干部党员增长到1.4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达到583个。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不断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荆门改革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十六载,老干部老有所养举措不断丰富完善

各级党委、政府将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纳入优先保障范围,体现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落实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严格落实离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及时对规范调整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文件予以落实,每年对易地安置和异地居住的离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深化“亲情服务、无缝对接”模式,做好春节、七一、老年节等重大节日的走访慰问工作。针对离休干部全面进入“三高期”的实际,增加上门走访频次,加大电话随访力度,着力解决离休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2014年,将离退休干部两项奖励性补贴纳入财政预算,2015年又下文明确离退休人员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与在职人员同项目发放,让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力度,建立了每年30万元的特困帮扶基金,共帮扶困难老干部近千人次。每年组织一次老干部健康体检,并为老同志建立健康档案,不断改进体检的项目设置和服务流程,尽全力满足老同志的健康需求。完善离休干部及县级以上退休干部信息库,加快推进科级及以下退休干部信息采集,为全市老干部工作服务管理提供基础化数据。

三十六载,老干部工作齐抓共管格局逐步构建

“老干部工作是政治工作,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不能忽视老干部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7年,市委书记张爱国上任第一天就上门看望老同志。市委常委会坚持每年至少听取一次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老干部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带头上门走访慰问老干部代表。市委、市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充分听取老干部的意见,每一次重大活动,都特邀老干部出席。定期召开形势通报会,市委书记、市长认真审定会议方案,出席并向老干部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7年12月,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成为各地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行动指南。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高义勇多次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老干部局、市老年大学调研,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上行下效,在市委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老干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老干部工作在党委、政府工作格局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老干部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十六载,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难题不断破解

破解工作难题,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既要有超前的意识和思维,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36年来,我市老干部工作不断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探索新思路、寻求新办法,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对企业离休干部进行集中管理,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改制破产国有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难题提供了有利借鉴,中组部老干部局副局长王维平专程到荆门调研,全省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二是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市直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部署、指导和督办市直各部门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2012年,全省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举行。2016年,为顺应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形势,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市委市直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升格为“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强化了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全市除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因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较少暂缓成立外,其余县(市、区)全部成立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市、县两级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格局基本成型。三是在全省率先将退休干部纳入老干部部门管理,2010年,将市直县级退休干部纳入市委老干部局管理,并成立退休干部科,在全省率先迈出了探索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步伐,为全省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十六载,老干部党建工作成效不断彰显

自离退休干部工委成立以来,我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在组织覆盖、完善机制、丰富内涵上同步发力,真正将工委建成引领老干部党建工作的坚强堡垒。组织覆盖愈加完善。推行“单位单建+跨部门联建”模式,积极探索在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社团组织中设置临时党组织,拓展组织覆盖面。市直共建立党支部109个,其中联合党支部1个,临时党组织5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网络格局。工作方式不断创新。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充实党支部工作内容。将每月5日定为离退休干部“党员主题活动日”,离退休干部工委组织人员进医院、进家庭与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一起唱红歌、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真正让每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狠抓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教育,为市直单位所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订阅学习资料,针对老同志身体状况和学习特点,编印了“象山夕阳红宣传卡”,每月主题活动日前下发至各支部,受到离退休干部党员的一致好评。规范党支部换届选举、党费收缴、党员统计年报等日常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负责同志工作补贴,通过建立分片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象山夕阳红讲坛”,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抓党建的能力。出台《市直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考评细则》,每两年对市直单位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工委的逐渐壮大也结出了硕果,在2014年底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市委老干部局第二离休干部党支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支部书记徐成志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8年,我市8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授予省级“示范党支部”。

三十六载,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焕发勃勃生机

各级党委、政府将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注、精神上关怀老干部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进了市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市老年大学在历经两次建设方案变更后,地点越选越优,规模越变越大,201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委党校整体划转,作为市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教学、活动场所,市财政将投入2000万元用于新的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改造,达到省级示范标准。2018年6月,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两年内,一所建筑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次入学的新老年大学将投入使用,我市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局面将得到极大缓解。各县(市、区)也将老年大学建设作为“书记工程”“部长工程”,全力予以推进。沙洋县老年大学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屈家岭老年大学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漳河新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正进行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东宝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改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钟祥市、京山市老年大学新建项目今年年底前可动工。积极推进老年大学教育网络向基层延伸,市老年大学在民办养老机构福寿居养老公寓开办分校,在校学员达到300余人。钟祥市在乡镇创办老年大学分校,目前已办3所,力争3年内在全市乡镇全覆盖。沙洋县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进社区,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狠抓老干部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在质和量上同时发力,倾力打造中心城区老干部“十分钟活动圈”,目前市直示范老干部活动点达到8个,老同志学习活动场所布局更加合理。

三十六载,老干部文化养老氛围更加浓厚

充分利用市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两大平台”开展活动,着力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化养老氛围。坚持每年举办一项重大文体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举办了老干部“跟党走·奔小康”气排球大赛、“福寿居·桑榆情”庆国庆暨老年节文艺晚会、荆门市老干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展示新成就、喜迎十九大”文艺巡演和“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文体活动,2018年还将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门球赛。老同志们在健康、文明的活动中增进沟通、提升心态、展示风采,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

三十六载,老干部传递正能量平台不断丰富

积极搭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平台,打造了红色“CEO”、农技“120”、关爱“防护墙”、社区“和事佬”等四大老干部发挥作用品牌,引导老干部为荆门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涌现了一大批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市农业局退休干部陈再明长期服务“三农”事业,助力精准扶贫,先后入选全省老干部先进事迹报告团、全省老干部先进事迹进高校宣讲团和全省新时代老干部宣讲团,赴省宣讲50余场,听众达10万余名。东宝区退休干部何显斌退休后和老伴热心公益事业,在家乡建起“老来乐互助组”,让村里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能够互助养老,颐养天年,入选全省新时代老干部宣讲团。2014年组建由5名退休干部组成的全市老干部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市4000余名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深入开展老干部“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将残疾青少年和农村贫困学生作为牵手对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2018年组织开展“新时代老干部微讲堂”活动,遴选和组织老同志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宣讲活动,接受宣讲人员超过2500人。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干部在行动”活动,引导老同志主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三十六载,老干部工作者队伍素养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各级党委老干部局局长兼任同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政策,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通过招考、公开遴选等途径新进了部分年纪较轻、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改善了队伍结构。坚持用调研方法改进工作,近年来,先后有6个调研课题获省一等奖,18个获省二等奖,每年在各级媒体发表的新闻稿件都在200篇以上。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推进“两整”活动,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参与招商引资、精准扶贫、包联企业社区等市委中心工作,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搭建了“我分享·我进步”“书香机关·好书共享”“月训周讲”等学习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读、说、写能力。2016年,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至2017年,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连续三年在政绩目标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36年弹指一挥间,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市的老干部工作正扬鞭奋蹄,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征程迈进。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老干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老干部工作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再写荆楚华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