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病虫来势汹汹,看我们如何防范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短短的几年里,松材线虫病大面积爆发。我市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病害,保护松林。

形势严峻,全市呈现“开花”态势

2015年1月5日,沙洋县汉江边上堆满了由松木制成的靠背椅,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把汽油倒在木椅上,点上火,借着风势,大火很快席卷了堆放着的木椅。

这批烧毁的椅子共有489把,是2014年12月23日沙洋县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查获的。这是我市第一次发现感染松材线虫的木制品,也是我省首次查获迁入染松材线虫病的森材产品。

松材线虫是我国禁止入境的国家二类检疫性害虫,主要入侵松树引起松材线虫病,6个月内就能导致松树死亡,被称为林业“第一号危险害虫”,是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名第一位的有害生物。

松材线虫病号称松林

“癌症”,是国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主要入侵松树引起松材线虫病,一棵松树从染虫到死亡最短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治理难度大,被国家林草局列入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短短的几年里,松材线虫病就在全国蔓延开。今年8月16日,省政府召开松材线虫病防治专题电视电话会。全省60个县市、218个乡镇出现病害。

作为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荆门也未能幸免。2016年,我市首次在市十里牌林场发现了松材线虫病,2017年1月掇刀区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疫区;2017年秋季京山市和钟祥市发生松材线虫病,2018年2月,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松材线虫病新增疫区;今年6月,东宝区在春季疫情普查时发现了松材线虫病,通过省林业厅检疫鉴定确认疫情。漳河新区也出现高度疑似的枯死松树。目前全市已呈现全面“开花”、范围不断扩大的态势。

根据今年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目前我市发生松材线虫病4.8893万亩,致枯、死松树58743株,疫情涉及松林面积49.4176万亩。

加强防治,尽快控制蔓延态势

6月21日8时25分,一架载满药剂的农用飞机从爱飞客小镇起飞,对荆门中心城区2万亩区域开展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作业。防治的对象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病是由病原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感染松树发病致死的毁灭性病害。据市森防站监测,松褐天牛成虫4月下旬即开始羽化,5至7月为羽化高峰期,此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松褐天牛成虫飞防作业,对全年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飞防只是我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之一。其实早在2016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后,我市就迅速成立了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指挥部,并科学设置监测站点,做好日常监测。2017年以来,全市共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78个。各监测站点依托林管站、林场,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抓好对松材线虫病的日常监测,及时报告松树死亡情况。

每年3至5月和9至10月,全市林业系统抽调专业人员分别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和秋季疫情普查。2016年春季普查及时发现市十里牌林场的疫情,2017年秋季普查时,京山市和钟祥市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并上报,今年5月市森防站指导东宝区疫情普查时,在马河镇、子陵铺镇又及时发现了松材线虫病新疫情。

发现疫情后,各县(市、区)对松材线虫病疫区及周边实行检疫封锁,控制松木外流,松材线虫病疫木全部实行定点加工处理,并建好收购处理登记台账。

我市的松材线虫病属于输入性发生。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我市启动检疫执法专项活动,全市出动4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245份,重点调查涉木企业68家,检查苗圃基地及交易场所199个,疫木定点加工处理企业2家,疫点山场7个。

从2016年12月起,我市通过清理枯死树、飞机喷药防治和悬挂诱捕器捕杀传播媒介等措施,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2017年春季,中心城区清理枯死松树8500多株。今年全市又清理枯死松树6.1万株。同时,将所有伐桩喷洒药物后,用薄膜覆盖。所有木材均进行无害化处理。去年7月,我市用飞机对市中心城区2万亩松林开展松褐天牛防治。今年6月至7月,市中心城区、京山、钟祥继续采用飞防措施,防治作业15.6万亩。钟祥市还对盘石岭林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松树进行抢救性保护,使用打孔注药方式,防治松树5798株。

2018年至2019年是我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加强对各级森防专业技术人员、测报员、护林员、防治专业公司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统一技术质量标准,规范防治工作流程。9月至10月,各县(市、区)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手段,与人工地面踏查相结合,对辖区内所有松属植物进行全面普查。根据秋季普查结果,编制年度防治方案。

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我市将组织专业力量,对秋季普查发现的病枯死树进行全面清理,疫木就地粉碎,并对伐桩规范处理,做到“山上不留一株死树、地上不遗一根枝丫、林内不露一个伐桩、路上不丢一根疫木、房前屋后不见一段松木”。严格实行疫木定点加工利用,由专人护送并监督疫木定点加工企业及时按规范程序处置疫木,严禁疫木流失和违规利用。

2019年4月—10月,各县(市、区)将根据实际,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措施。4月下旬至10月按技术要求设置活立诱木,引诱天牛产卵,悬挂诱捕鲞,集中诱捕天牛。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对松树死亡较多、疫情严重、松褐天牛虫密度较大的松林,使用高效低毒药剂开展两次化学防治。在4月中旬至9月底,在预防区放养天敌,同一地方持续释放3年,实行生物防治。

所有措施只为让市民拥有一片绿意盎然的松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