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专业市场成为城市的颜值担当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周桂

通讯员

张易萍

阅读提示: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今年6月,我市启动9个专业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存在安全隐患、妨碍交通、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的小商品批发、建材等大型专业市场。

冬日的寒凉压不住全民创城的热情。荆城大街小巷,创城氛围愈浓。作为城市文明重点整治对象的专业市场,从今年6月份起,全面启动整治。接连几个月,记者多次对鄂中循环经济城、商业城、一马光彩大市场等9个专业市场整治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

自拍不用美颜,查找问题敢打“红叉叉”

消防设施老化,消防措施缺失,消防栓、灭火器等配备不足;老旧市场内消防通道被挤占;市场及周边缺乏大型停车场,物流车辆、消费者车辆,占道违规停车屡禁不止,严重影响道路畅通;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现象突出;卫生设施不配套,没有按要求配备专职卫生保洁员,公共厕所管理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缺少创建文明城市的标语和宣传栏;无平面示意图和指引标识;停车不规范……6月11日,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整治工作动员会上播放的暗访短片,让各成员单位倍感压力。很多看似小问题,却是专业市场长期存在的顽疾。

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标准、严要求,首先要掐断讳疾忌医的苗头,镜头对准专业市场每个角落。

“市场内有加工生产,严重扰民。打叉。”

“没有划定停车位,车辆乱停乱靠,堵塞消防通道。打叉。”

“出店经营,乱搭乱建。打叉。”

……

逐个市场查找问题,当场列入整治清单。按照《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整治工作方案》的职责划分,市区两级商务、工商、物价、消防、公安全方位自查自拍、互查互拍。媒体记者监督,热心市民加入“找茬”,安全隐患、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暴露无遗。

消灭“红叉叉”,让专业市场成为城市的颜值担当!一场以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消防安全为重点的整治由此拉开序幕。

我市迅速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物价局等部门及东宝区、掇刀区政府为成员单位的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整治领导小组。

问题清单,志在必改。9个专业市场,一场一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迅速领题,严格按照创城标准,对症下药。

整改不打折扣,创城标准就是“硬杠杠”

不打折扣,不留情面,创城标准就是“硬杠杠”。

整治期间,市领导先后多次带队现场督办整治工作,市、区两级商务部门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协调解决问题整改中的实际困难;市物价局制定了《荆门市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明码标价专项整治方案》;市工商部门接到消费者对9个专业市场投诉36件,依法全部办结;市消防支队对37处隐患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开展安全消防知识讲座……领导小组采用联合集中检查、突击抽查、日常巡查等方式,建立起机动高效、灵活多变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项分析研判市场情况,互通信息,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整改不留死角。

耕好责任田,打出组合拳。专业市场整治形成全面出击的高压态势。

9个专业市场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市场整治工作专班,下设宣传、督查、安保等职能分组,市场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环卫人员按比例分组分区域实行区域包干责任制。

“这次整改,我们投入人力近百人,各楼层、各区域都把整改任务分配到人,市场内部要求全员参与创城。”一马光彩大市场副总经理吴子强说。各专业市场认识到,专业市场整治,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需要,也是加强市场管理、提升市场能级、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整改转变。

近日,记者走访鄂中循环经济城,发现市场面貌大为改观。一进场地,就看到停车区车辆整齐排列,车头一致向外,犹如等待检阅的军队。场内垃圾桶分为废塑料回收箱、小型电子废弃物回收箱、废纸张回收箱、废金属回收箱四类,满场地没有出店经营的现象。

“我们划定了600多个停车位,配备专门的保安引导停车,商户已养成有序停放的习惯。投入资金加大消防整改力度,动员所有商户参加义务消防队,定期演练。为提高市场工作人员素质,每天上午下午各花1个小时,用广播进行文明宣传。”鄂中循环经济城总经理高峰告诉记者。

临阵不推责任,民生工程方能“长久久”

齐抓共管,形成良好氛围。整改前后对比明显。大多数市场制订了整治方案,开设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市场整治宣传专栏。市场经营秩序好转,市场设置了公示栏、电子显示屏、平面示意图和指引标志,划定了停车场,车辆停靠规范有序。8个专业市场设立了维权服务站。市场商品实行明码标价。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了保洁人员,清理垃圾及时,前期发现的37处消防隐患完成整改15处。

“专业市场关系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专业市场整治任务重、难度大,容易反弹。以前整治大多都是单项行动,各单位没有形成合力,导致许多问题没有彻底整改。”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整治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必须要集聚资源、全力推进,同时也要多方联动,攻坚破难。”创城面前,各成员单位临阵不推责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也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体验。

近段时间,记者走访城区专业市场发现,商户摊位上贴上了统一的明码标价公示牌,公正透明。各市场到处都有文明公益宣传。“最明显的感觉是在市场内车好走多了。看到别人的车都停得整整齐齐,我也不自觉地约束自己,把车按秩序停好。而且现在还有了第三卫生间,确实方便不少。”市民张先生受访时谈道。

市民心声不约而同。以创城为契机,各部门合力,建立专业市场整治的长效机制,才能克服反弹怪圈,才能长久地抓好这项民生工程。

“虽然专业市场有了改观,但仍然有市场在整改中进度缓慢或缺乏力度。针对这些配合度不高的市场,我们将坚持经常性带队督查,责成管理部门、市场主体针对存在的顽固问题,狠抓专项整治。同时借力媒体通报市场整治动态,通过宣扬典型、曝光问题来督促整改。最终,要让中心城区专业市场‘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整治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