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构建生态和谐文明家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许中华

通讯员

丰艳

本版图片由荆门日报图片库和市城市公园管理处提供

“常年满城绿,四季花如海”。如今,生活在荆门城区的市民,对城市景观都有了这样一种共鸣。

不是吗?

无论何时,只要你走出住宅区和办公楼,就会踏入满眼绿色的街市,嫩绿的草坪,深绿的地柏、栀子,常青的女贞、香樟……这些由地被植物、阔叶灌木、高大乔木从地面向空中组成的梯队成员,

将钢筋水泥的丛林掩映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你再看,春风送暖,象山的迎春花、樱花……含羞吐蕊;炎炎夏日,东宝山的百日草、蜀葵……野花齐放;秋高气爽,植物园的万寿菊、桂花……百花争艳;数九寒冬,龙泉公园的山茶花、梅花……映雪飘香。

如此景色,怎叫人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呢?

而这些美丽的景致,要归功于市城市公园管理处的全体干部职工,多年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聪睿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将城市每个角落塑造成了市民身体休憩的花园和心灵停泊的港湾。

新业绩

擦亮由公园人书写的城市名片

20世纪70年代,荆门城区没有公园。到了80年代,龙泉公园才“千呼万唤始出来”。21世纪初,东宝山公园姗姗来迟……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绿地、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2015年7月,我市将龙泉公园管理处与东宝山公园管理处整合成立市城市公园管理处,下设龙泉公园、东宝山公园、天鹅广场、生态运动公园(现已移交市文体新广局)、凤凰湖湿地公园和植物园6个管理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城市公园、广场、山体、水体的建设和管护。现管护面积400多万平方米。

数十年来,荆门的公园在不断发展,给城市面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绿地扩大、景点增加、市民休闲娱乐的范围也随之增多。

尤其是市城市公园管理处成立以来,新的领导班子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带领公园人砥砺前行,时间虽不长,但成绩有目共睹。短短几年,新增了凤凰湖湿地公园、植物园、象山景区老莱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大小新景点十多处,绿化面积新增近百万平方米,从数量到品质突飞猛进,让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该处也获得了荆门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档案管理一级单位等荣誉称号。

高站位

打造和谐的城市生态人文景观

生活进入快节奏的当下,城市里的人们需要一个让身心得到放松和享受的地方,那就是公园。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打造和谐的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市城市公园管理处一直在践行的重要工作。

而只有顺应市民需求,结合城市的现状,因地制宜,才能打造出大众满意的景观。为此,市城市公园管理处对每个景观项目都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去审视、规划,确保高起点、高规格、高要求,聘请国内园林专家“把脉”,并在规划中反复推敲论证,确保建设项目贴近时代、贴近城市、贴近市民。

2015年,正在建设中的凤凰湖湿地公园初露雏形,看到这些无中生有、井然有序的新景点,市民充满了期待……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这里不出所料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如今,这里成了一处人人向往的滨湖湿地风景区。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功能区的科学规划。邻水而建,选址得当,充分利用园区道路系统、河流水系将园区分为湿地展示区、滨湖休闲区、运动休闲区和文化休闲区四大区域。重点打造滨水岸线等四条环线和柳浪风荷、碧海银沙等十个合乎大众审美观、群众乐意前往游乐的景区。

2016年10月,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在荆门举办。除了精彩纷呈的各类菊花让市民兴奋外,首露“尊容”的举办地点荆门植物园也让大家欣喜不已。

该园依托植被丰茂的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而建,在规划中定位于以收集、保存江汉平原向秦岭山脉、鄂西北山地过渡地带性观赏植物与珍稀种质资源为主,兼具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憩娱乐等功能,并结合了植物园的功能特点,是集公园、游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园区。目前,植物园仍在建设中,但已成为市民健身、游乐的好地方。

今年7月,市城市公园管理处结合植物园园区特点,秉持“法治、平安、文明、和谐”的理念,不改变原有自然景观,在植物园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通过富有美感的造型、展示、装饰等艺术视觉手法,把法治文化思想理念与现有的园区环境绿化、设施相融合,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由法治文化大道、标语区、广场、花语区四个区域组成,让群众在休闲娱乐健身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文明、感知法律。8月,全省住建系统“七五”普法检查组参观检查我市住建系统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情况,对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017年,位于西宝山的老莱子文化创意产业园第一期建设完工。这里又成为象山景区的一处热点。因为,这里有文化、有传统、有故事……

老莱子山庄是荆门历史上的“三台八景”之一,

有“荆楚历史文化内涵展示窗口”之称,自1993年重建以来一直为我市重要的传统道德教育基地,为更好地突出老莱子的孝,挖掘他的道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我市投资打造老莱子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原山庄的基础上扩建孝亲堂、善源堂、问贤堂等景点,讲述孝道故事,传递孝道文化。建成后的老莱子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成为荆门的又一张文化名片。在建设中,市城市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认真督查,确保规划方案原原本本落实,不打折扣。

2018年6月,象山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作为我市的重大民生工程再次聚焦了市民的目光。

象山公园建设旨在整合中心城区象山周边公园绿地资源,完善园林景点和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效果,满足市民在城区休闲健身的需求,通过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山体林地生态资源,打造大型区域性生态休闲绿地,有效发挥城区山地的绿肺造氧功能和生态循环作用。

同时,该项目将融合荆门本地陆九渊——象山文化、老莱子——道教文化、荆襄古道——驿道文化、象山书院——书院文化,集中打造我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山地公园,提高荆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了以生态景点和人文景观让游客得到快乐和文化的滋养外,市城市公园管理处还在服务上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下足功夫。

在城区广场和游园,你经常会看到园林工作者免费为市民提供饮用水、应急医药箱、针线盒、手机充电等服务的场景。该处坚持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群众”活动。今年在“送绿进庭院”活动中,向荆楚理工学院、荆门技师学院等五家企事业单位送去苗木,并就栽植、日常养护等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在凤凰湖湿地公园,你会看到文明志愿者一边为醉心赏景、健身的游客提供服务,一边对攀枝折花、损坏公物的游客进行苦口婆心的文明宣传、劝导。

在每年的不同时期,该处举办的每一期“道德讲堂”都感人肺腑。荆门人诉说身边事,让与会的园林干部职工、社区居民、游客,从一个个道德模范身上、从一个个小故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受到文明的洗礼。

该处近几年来还通过与荆门晚报、市城建幼儿园联合组织开展“读者林”“树木认养”活动,组织数千市民在城北防护林和凤凰湖湿地公园栽植树木万余株,有效宣传和引导了市民参与植树造林,增强爱绿、护绿意识,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满荆门”行动,为全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充分发挥了文明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严要求

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园林队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市城市公园管理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市园林局中心工作要点,抓党建、抓业务、抓管理,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新举措、推动新发展,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干在实处,为服务广大市民、打造精致美丽城市和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实现在湖北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单位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每月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系统学习新党章、十九大报告,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书记上党课,坚持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每周四集中组织学习活动。

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进行“五星”党员评定,

集中观看禁毒廉政教育片,带领党员干部走进仙居乡红九师政治部旧址、陈士榘将军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切实抓好“两整”工作,不定期对处属各中心和处机关上下班工作纪律情况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明察暗访,通过查看考勤打卡和签到记录、巡查在岗情况的方式督导检查,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通过学习、教育和整顿,该处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得到提振,政治思想素养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升。

该处还采取定期培训、技术练兵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技能。该处每年都要对干部职工进行几次业务培训,或课堂讲解,或现场操作比赛,或外出取经,从领导到普通员工,让每个园林人都成为业务能手。同时,加大检查考评力度,推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高质量办好2018年我市第25届菊花展,该处以东宝山公园管理中心为重点,生产、打造各类菊花及造景,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为市民再次送上了一场丰富的菊花视觉盛宴。

为顺利推进象山公园建设,从今年初开始,该处龙泉公园管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取消双休,“5+2”全天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好相关沟通和解释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积极与业主一对一沟通、交心谈心、请社区工作人员和法律顾问按照合同和相关政策答疑解惑,争取到绝大多数项目业主对拆除工作的配合,保证了象山公园建设如期动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城市公园管理处除了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落实安全生产和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也开展得扎实有效。

在盛夏暴雨成灾的天气,你会看到处领导班子成员在城区和“两山”巡查汛情、山体滑坡并处置险情的身影;在天鹅湖公园“喊水”现场劝导游客动情的声音;在精准扶贫对接村——金台村定期走访贫困户嘘寒问暖的场景。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处模范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与日俱增,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像黄毅、万松、吴小兰、向丹等一样的先进典型也越来越多。

记者感言

“荆门的广场公园越来越多了、越来越美了,我们也越来越快乐了。”记者在采访中不时能听到市民们发出同样的感叹。

这样的口碑是对城市公园人最高的褒奖,比奖牌和奖杯更加金贵,因为,除了上级的认可,群众的满意度也是衡量一项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以景怡人,以文化人”。近年来,市城市公园管理处充分发挥城市公园职能,让市民在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身体得到舒展、心情得到愉悦,同时,巧妙地将荆门传统文化植入景点中,让市民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思想得到了启迪、情操得到了美化,推动了荆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因为该处有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职工队伍。目前,市城市公园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正斗志昂扬地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推进荆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继续行进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