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通讯员
李静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1届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记者日前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按照现住址统计,截至10月30日,我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4例,45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通过扩大主动检测,扩大干预、治疗等措施,目前我市艾滋病发病率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控艾防艾形势仍不容乐观,防艾工作任重道远。
扩大检测
我市每年新发现感染者近60例
据了解,我市于200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目前全市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67例。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35人,死亡132人,45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
目前,我市拥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89家。其中,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家,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9家,艾滋病检测点69家。全市所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均具备艾滋病抗体检测能力,有效保障了全市艾滋病疫情监测、感染者和病人发现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安全。
近年来,我市疾控部门加大了对静脉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男男性接触人群等高危人群的HIV抗体检测,在公安、司法系统羁押监管场所中对新入所的被监管人员开展了HIV抗体筛查,开展了艾滋病自愿检测和咨询,加大了孕产妇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检测工作,在自愿婚检、手术前、输血前、分娩前、无偿献血、新兵体检等例行开展艾滋病检测,防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10月30日,全市累计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27万余人次,确证阳性70人。
同时,我市继续开展了暗娼、吸毒者、孕产妇和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等四类人群的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截至10月30日,共完成四类人群监测1600余人,从吸毒人群中发现1例艾滋病抗体阳性,被确认为艾滋病病人。
通过不断提高全市艾滋病检测能力和检测可及性,规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我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早期发现能力逐年提升,全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新发现人数由检测工作开展期初的每年几人提升到目前的每年近60人,且人数呈增长趋势。
扩大治疗
艾滋病感染者病死率有效降低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延长感染者和病人寿命,同时可极大地降低患者继续传播的风险,是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4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2016年,国家卫计委提出: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我市严格执行该项政策,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均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定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随访、体检、CD4和病毒载量检测;对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包括单阳家庭和双阳家庭采取了家庭内传播控制措施,定期免费提供安全套,对单阳家庭阴性一方或阳性者固定性伴侣进行HIV抗体检测等。截至今年10月30日,全市共对43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落实了家庭内传播控制措施,45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
通过对艾滋病病人实施抗病毒治疗,早期艾滋病病人和正常人一样,很少有因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并发症出现,发现较晚已出现并发症的艾滋病病人机体抵抗力能逐步提升,身体逐渐能恢复到正常,目前经过治疗仍存活的时间最长的病人长达13年。
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对艾滋病患者家庭及子女提供了救助服务,实行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减免政策。各地积极落实省政府生活救助政策,按人均100元/月的标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发放生活救助费。截至今年10月30日,全市共将
21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纳入了低保或特困人群救助范围,落实艾滋孤儿救助2人,落实免费就学5人,落实艾滋孤老救助2人,接受“一对一”帮扶家庭91个。
扩大干预
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减少
多年来,我市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检测咨询、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服务质量。与公安局、食药监局紧密配合,继续实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在沙洋县、钟祥市开展针具交换工作。加强100%安全套使用推广工作,开展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矫正高危人群危险行为,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
同时,我市继续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和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积极作用,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开展集中宣传和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和提供HIV抗体检测。截至10月30日,全市安全套项目覆盖娱乐场所635家,覆盖从业人员4000余人,干预涉性人员2000余人。
同时,我市严格落实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措施,实行孕产妇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检测工作,在自愿婚检、分娩前例行开展艾滋病检测,实现十年来本地母婴传播零感染。2018年,共为近1.6万名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防艾控艾
仍然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负责人曾周表示,当前艾滋病的发病状况已由之前的血液传播为主变成了以性传播为主。当前,我市艾滋病疫情呈现几个特征:一是主要以男男性传播为主,二是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占比上升趋势明显,三是感染人群范围正在扩大,有工人、教师、学生、医务人员、民工等。存活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81岁。
曾周表示,虽然我市当前艾滋病患者年发现人数上升至年均60人左右,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防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由于社会歧视存在,有高危行为的人不主动寻求或不愿接受检测,导致仍有部分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增加了传播风险;发现的感染者逐年增加,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而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我国将今年的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确定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也体现了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的用心。
曾周表示,由于社会歧视和偏见的存在,当前我国仍处于谈艾色变的阶段。近几年,我国大学校园开始推行艾滋病检测包,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隐私的作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曾周向广大市民科普,HIV病毒携带者并不等于艾滋病患者。只要HIV病毒携带者发现较早,并且及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严格地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健康饮食,体内的病毒载量是完全可以被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的。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者基本不具有传染性。可以说,如果早期发现一直如常治疗,HIV携带者很可能终身都不发病,寿命只比健康人短3至5年。目前,我市有艾滋病病人经过治疗已存活13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洁身自爱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是保密和免费的,曾经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应在高危行为3个月后到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检测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曾周提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