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艳
通讯员
伍庆平
前
言
东宝区石桥驿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中国共产党荆门县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地——石桥驿镇。学校依傍荆襄古道,历史悠久,卓然超群。
2008年,原石桥驿中学和石桥驿中心小学合并组建九年一贯制的石桥驿实验学校。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东宝区在原石桥驿中心小学校址上投资1600万元建设新校区,并于2014年9月实现学校整体搬迁,办学条件得以大幅改善,教学质量也有较大提升。
学校已连续10年荣获东宝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称号,并先后获得“湖北省家庭工作示范学校”“荆门市平安校园”“荆门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荆门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曾在2017年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石桥驿实验学校,欣赏这里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品读这里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感受这里朝气蓬勃的师生精神风貌与和谐温暖的师生情谊。
校园综合条件提升,学校实力显现
学校通过向上级争取支持,5年来共投入2000余万元,按照“全面规划,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新建了标准化的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学生食堂以及运动场地。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4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16平方米。学校已装备功能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18个,拥有网络计算机教室1个(装备教学电脑38台)、音乐舞蹈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藏书共计25200册)、体育器材室1个、档案室1个、实验室3个、仪器准备室3个、能容纳368人的多功能报告厅1个、篮球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1个。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学校相比毫不逊色。
现如今,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建筑物崭新而色彩艳丽,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窗明几净,地面整洁,给人以家的温馨;绿茵茵的草地和艳丽的花朵相间,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给人以身在园林的感觉。学生们在现代、高效的课堂里快乐地学习。
全面打造礼仪文化,帮助学子成长
知识的学习与认知,布置上做到趣味;中段侧重于对礼仪知识的全面了解与熟悉,布置上做到美观;高段侧重于学习礼仪文化,布置上做到情景与教育为一体。
班级礼仪课有名师指点。学校每月为同学们上礼仪大课,会聘请专家来学校讲座。全国著名演讲家庞然到学校进行“孝心献父母,爱心献老师”的讲座时,同学、家长、教师们潸然泪下。同学们会后纷纷自责叛逆、不孝的行为给家长、老师带来了伤害……
学校每周设一节礼仪课,由班主任主讲,看视频、听报告、诉心得,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丰富多彩。七年级钟儒金老师将《我来做一天老师》主题活动的主题礼仪课视频发到网上,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和热捧。
不同班级礼仪文化的个性张扬,使礼仪深入到每个年级与每个班级,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田。
另外,
学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未成年人道德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建设教师礼仪文化,搭建礼仪文化平台;通过建设课堂礼仪文化,塑造课堂礼仪文化性格;通过建设校园环境礼仪文化,展示校园精神风貌;通过建设班集体礼仪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通过建设校园礼仪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为让学生能真正领悟礼仪文化的内涵,学校建立了全员家访制度,双方良好的沟通营造家校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们守礼筑起了支持的阵线。由于受到学校礼仪文化的浸润,孩子们不尊重父母、爷爷奶奶、老师,对同学没爱心,对弱者不同情这一情感缺失现象,有很大改观。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学生中得到传承、发扬。
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这里也是孩子们放飞理想的沃土。
在这里,教师们帮助孩子们学文化、学礼仪、懂感恩,帮助孩子们塑造高尚品质、打造坚强意志。
近年来,学校坚持文化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打造以“礼”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知书、达理、明孝悌的文化氛围。
在学校,校园礼仪墙、礼仪雕塑随处可见。
让每一朵花都开出“礼仪”的笑脸,让每一株树都能张开“礼仪”的怀抱,让每一面墙都说出“礼仪”的话语,创设优美的礼仪文化环境成为石桥驿实验学校构建的美好愿望。
为扩大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学校设计制作了巨幅礼仪文化背景墙,在楼道、教室内增设人文内容宣传栏,在校园各个角落布置铜雕小品。今年暑假,学校对校园文化进行再建设,将教学楼和食堂的外墙统一换成浅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和雅致;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师生们照亮前行的求学之路;在楼梯和走廊墙面上新增名人名言,歌颂优秀传统的育人故事,让礼仪根植于学生心中;在教学楼每层楼的墙面上设置花篮,并摆上新鲜的盆栽,为学生们提供清新别致的学习环境。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学校还注重礼仪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让学生对礼仪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做到知礼、懂礼、习礼、用礼。
在学校,学习校园礼仪是必修课。
学校在校门墙上悬挂《中小学生守则》和《石桥驿实验学校师生礼仪公约》,让师生们每天早晨迈入校园就牢记校园的文明礼仪,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有礼仪的老师,做守礼仪的学生。
清晨,值日老师穿戴整洁,佩戴规范标志牌,门卫着装持械,整齐地站在学校门口口,用热情的笑脸欢迎每个孩子的到来。“老师好!”“老师辛苦了!”的问候声响彻宁静而美丽的校园。学校张玉莲老师说:“每当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时,我心中就会荡起一阵阵幸福。”
九年级刘研同学说:“当我每天清晨看到老师迎接我们时,我们对老师的敬仰日益增强,同时也增添了无穷的斗志与激情。”
正对着学校大门的是一大块礼仪文化屏风,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学生们一进校园就明白了:作为学生,“厚德尚礼”应放在首位。
教学楼上有红色鎏金的“厚德、尚礼、笃行、致远”的礼仪校训,教学楼的墙壁上则有古人知书达理、爱父母、尊师长的六幅大型彩绘。每当孩子们轻轻走过时,心灵都会受到礼仪教育的震撼。
教室走廊、寝室走廊的墙壁上都有礼仪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画、宣传语,时时处处提醒孩子们身在“礼仪”校园,要做有礼仪的学生。
校园内的每棵树都有固定的名字,如懂礼树、知书树、敬师树、友谊树等,树牌上有礼仪名言。人、树共同见证着石桥驿实验学校人的“礼仪”情结。学校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草地都由孩子们精心打理,他们在呵护中体会到爱的付出与回报。
学校每天中午广播都有“礼仪之声”栏目,设有“我爱礼仪故事”“守礼小小事”等小栏目。孩子们在中午就餐、玩耍时就能受到身边真人真事的感染和鼓舞,形成讲礼仪无上光荣、无礼仪受人鄙视的良好氛围。
在学校,班级礼仪助学生提升素质。
学校按照低、中、高三段一体的办学体制设计与布置了分年级的礼仪教育内容,通过礼仪角的形式呈现:低段侧重于礼仪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全力打造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
不断强化校本培训,积极对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武汉二十五中、北京密云实验学校等学校进行交流,开展网上教研、远程集体备课,教师成长迅速,两年来先后有20多人次在省、市、区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为加强师德建设,学校选树了一批身边的师德典型,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扎根乡村教育。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实行奖惩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教学分工做到新老搭配,老带新、新促老,教师队伍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为让老师们有归属感,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才艺展示等文体活动。学校还实施了“教师幸福提升行动计划”,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老师们都能安心扎根农村教育。
石桥驿实验学校师生团结、勤奋、守礼,取得不少成绩。学校连续10年荣获东宝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特别是2017年获得“小升初综合评分全区第一”“中考综合评分全区第一”。至此,学校已连续14年获得“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
师生演绎人间真情,校园温暖有爱
随着起床号角的吹响,石桥驿实验学校在晨曦中睁开了朦胧的双眼,迎来了崭新的一天。“一日之计在于晨”,辛勤的班主任老师和带操老师会早早地赶在学生之前到达操场,带领学生们完成早锻炼。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静静地洒在石桥驿实验学校学生充满活力的身姿上,静与动的完美结合也彰显了学校的生机。伴随着晨读铃声的响起,整个校园顿时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也开始活跃在校园的每个岗位。
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各个方面、点点滴滴……
早餐时间,老师们会带着学生们按秩序到食堂就餐,照顾所有的孩子们吃完早餐后班主任才匆匆裹腹。上课时间,老师们总会提前到达教室。
六年级和九年级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学校专门设有培优辅差课,两个班级的老师通力合作,效果极好。晚自习时每班会有两名老师上晚自习,一个培优,一个辅差。
学校对九年级师生设有绿色就餐通道,早中晚餐送到教室,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进餐。
虽然身处学校,但学生处处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因为每个老师与3—5名学生结对帮扶进行教育、辅导,孩子们苦恼时有老师排忧,困难时有老师帮助,快乐时有老师分享……
今日的石桥驿实验学校正行进在教育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老师们想为孩子们这一棵棵小树精心输送养料和雨露,他们期待这些小树茁壮成长,期待他们的明天更美好。
本版图片由方丽荣及学校提供
学校部分优秀教师简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