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快发展普惠幼儿园,让幼儿安全就近入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吴兰艳

阅读提示:日前,《荆门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

按照计划,我市要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步伐,让幼儿安全、就近入学。

日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印发了《荆门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本报对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发展幼儿园,公办民办共同推进

按照《计划》,我市明确“公办民办并举、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公办学前教育整体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我市幼儿园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市城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综合办园水平明显提高。

办好幼儿园的重要措施

措施一

加快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我市要重点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以县(市、区)为单位,完善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按照“安全、就近、够用、适用”的原则,加快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步伐。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办好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等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的幼儿园要确保公办性质,确保提供普惠性服务。

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开展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督导,建立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市政府相关纪要,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

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各县(市、区)要做好营利性幼儿园和非营利性幼儿园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分类扶持工作。

措施二

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

我市要落实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健全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制度,并规范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班)管理。

每个乡镇必须办好一所独立建制、财政拨款、园舍独立、质量较高、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并根据需要下设村级分园。

到2020年,全市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班)均须在园舍场地、师资队伍、保教工作、作息用餐、经费收支管理等方面与小学相对独立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均不得以任何形式举办学前班。

措施三

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我市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幼儿资助政策。2018年开始,各地要切实落实省定每生每年500元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及执行标准。

各级政府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结合实际建立起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标准,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对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在籍在园的残疾幼儿及其他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实行资助全覆盖。

措施四

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支撑体系

我市将落实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学前师范教育。鼓励支持高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继续办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进一步完善市、县、园三级培训体系。

同时,

我市要全力保障教师待遇和合法权益。

措施五

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我市要全面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加强农村学前教育业务指导,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

我市将按照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玩教具、幼儿读物配备,加大室内外区角、功能室配建工作,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各地要充分发挥县域内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

措施六

加强监管规范办园行为

县级政府要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对无证办园的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收费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规范幼儿园招生行为,坚决消除“大班额”,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幼儿园动态服务与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实行办园不合格退出制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