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
通讯员
赵金梅
彭巨涛
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8月份,受暑期高温和节日需求拉动影响,猪肉、蔬菜、禽蛋等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明显;生产资料价格小幅波动;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有涨有跌。
居民消费品价格以涨为主
记者走访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观察到,尽管零售价格不一,但猪肉价格持续回升态势明显。里脊肉每斤零售价在14元至16元之间。春节过后,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下跌,6月份开始回暖。8月份,受暑期高温影响,生猪供应减少,消费回升,市物价局监测的猪肉价格与上月比平均上涨8.16%,与去年同比下降0.22%。
“今年鸡蛋、鸭蛋都贵,批发价涨了,零售价也跟着涨。这几天,我们店里的土鸡蛋涨到9元/斤,红壳鸡蛋涨到5.5元/斤了。”蔡湾菜市场商户李先生告诉记者。受暑期蛋鸡产蛋率下降、中秋节日需求增加影响,与7月份相比,8月份红壳鸡蛋价格上涨18.04%,白条鸡价格上涨0.65%。与去年同比,禽蛋价格平均上涨10.30%。记者从养殖户口中了解到,尽管鸡蛋价格涨幅较大,但由于豆粕等饲料成本上涨,养殖户卖鸡蛋的热情不高,很多养殖户选择卖鸡。
“我感觉蔬菜涨得厉害。西红柿卖4.5元/斤,转了几个摊位,都是这个价,我没买。还有白菜、花菜、包菜,都不便宜。”在通源菜市场,前来买菜的市民董婆婆感叹道。守着摊位的胡阿姨无奈地告诉记者,来来往往的客流量不小,但好多顾客都只是问问价格,买的不多。夏天,本地西红柿大量上市时,西红柿最便宜,她卖过几角钱一斤,一天的销量达到上千斤,这段时间,一天能卖个三五斤就不错了。通源菜市场四五家南瓜批发商反映,就连南瓜的批发价每斤都涨了2角钱。
入伏后,外省蔬菜产区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蔬菜减产减收,而我市持续高温,对蔬菜的生长、采摘以及保鲜造成较大影响。8月份,我市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香菜价格受天气影响,涨幅较大,每斤价格超过15元。与去年同比,蔬菜价格上涨20.40%。
生产资料、农副产品
收购价格有涨有跌
居民消费品价格以涨为主,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价格形势如何?从市物价局监测的情况来看,资源产品价格小幅波动,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有涨有跌。
8月份,我市成品油零售价上涨0.44%,原煤、磷矿石、石膏出矿价格与上月持平,工业用水、电、天然气价格基本平稳。与去年同比,原煤、磷矿石、石膏价格有所上涨,工业用气、工业用电价格有所下降。
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有涨有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平稳。与上月比,有色金属价格下降,化工产品价格上涨1.67%。建材中,钢材价格上涨5.02%,水泥价格上涨4.73%,平板玻璃价格下降0.28%。与去年同比,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建材价格分别上涨1.01%、17.61%、9.60%。与上月比,化肥价格略有下降,种子、农药价格小幅上涨,农膜、农机人工价格基本平稳。
8月份,我市早籼稻开秤均价1.03元/斤,同比下降18.64%。
“今年国家公布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20元/50公斤,比上年下降10元,使得市场价格下降预期增强。再者,因天气原因造成出米率降低。加上收购主体单一,早籼稻收购主体多为个体粮食经纪人,压价明显。”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早籼稻价格低开的原因。
据了解,我市油菜籽收购价格逐步走低,小麦收购价格稳中有涨。花生、芝麻、绿豆、麦麸、玉米价格下降,豆粕、黄豆价格上涨。
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较大,天气转凉后价格将出现回落,生猪价格受需求拉动后持续上涨动力不足,禽蛋价格受节日需求拉动将保持高位。受环保督察、行业去产能等利好因素支撑作用减弱和需求不足,生产资料价格将维持小幅震荡态势。农资价格正值传统消费淡季,价格或继续弱势企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