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年破茧成蝶的名校嬗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杨永青

陈素钰

通讯员

孙腊梅

校长寄语:

二十年春华秋实,二十年上下求索。再回首,筚路蓝缕,数千学子,满园桃李芳华;

向未来,承前启后,百余良师,教坛青春放歌。

——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浸润。

——教师应努力成为值得每一个学生终身铭记并感激的人。

——特色是个性,是活力,是素质教育王冠上最闪亮的明珠。

——营造合力是学校的责任,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是学校的责任。

——吴晓梅

“竹高千尺栉风雨,竹影斑斓绘宏图。”1997年,一座新创建的少儿学府——荆门市竹园小学,在竹园路横空出世!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她已华丽变身,成为荆楚名校,且跻身“全国特色学校”行列,今年,她20岁了,正值朝气蓬勃、青春飞扬!

20年来,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竹园小学坚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发展个性、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发展,服务育人”是她鲜明的办学思想;“促进每个学生幸福成长”是她科学的办学理念;“培养促进未来世界发展的现代中国人”是她高远的育人目标;走“特色化、优质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内涵发展之路,是她智慧的策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葫芦丝艺术教育特色、科普教育特色”,这三大办学特色是她傲立教改潮头,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创造办学精彩的靓丽旗帜。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基地学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校本培训基地、教育部部长基金课题“科学认读”实验学校、湖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荣获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学校,省“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创造条件,构建一座育人的花园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育人、润物无声,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反映学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走进竹园小学的大门,教室里书声郎朗,足球场上学生奔跑欢呼,绘画室里画笔灵动,书法室里笔墨生香,戏曲音乐教室里京歌嘹亮,科学探究室里奇思妙想在萌芽,红领巾电视台里小小主持人有板有眼……

竹园小学现有小学生2152人,幼儿245人,43个教学班,任课教师136人。近年来,竹园小学不断改善优化办学环境和条件,为各类课程的实施、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保障。室内,22个功能室,如舞蹈室、阅览室、机器人实验室、航模实验室和无线电制作室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所有的班级教室安装80英寸教学多功能一体机,为教学信息化奠定基础。室外,改建校门、兴建足球场、建造主题花坛、改造场地、建设校园文化墙、建造开放式书吧,所有楼道设置成学生书画作品展示长廊。核心价值观、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名人名言、传统文化名句短章、校歌校训等在校园里恰当展现。行走校园你会感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以及多样的课程文化积极融合,创新文化弥散在育人全程,引领师生多姿多彩的创造。

塑造良师,构建一座育人的学园

“立己方可立人”,

教师素质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提升教师素质,竹园小学践行四大策略:乐业、信道、精技、展能。乐业,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奉献教育事业为乐;信道,即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师德规范,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精技,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学习、反思、研究为职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展能,即树立正确的成就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以金钱地位名利为成就,把主动创造具有推广价值的科学育人方法,积极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展示自己的独特教科研成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做贡献,当作职业成就。

为此,围绕建队伍、优教学、求实效、育人才,竹园小学创造了一系列生动实践,推出品牌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坚持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模范的事迹,正师魂;坚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规章制度,强师德;开展“教师年度珍藏展示活动”,让教师讲述“最难忘的教育故事”、“最遗憾的事”、“最得意的事”、“最想做的事”等,释放教师心灵;评选“最美竹园人”,

并在学校微信及网站中持续宣传报道,发掘每一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全体教师向善向上;实施“沙场行动”,在教学比武中练好基本功,实施“青蓝行动”,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实施“书虫行动”,丰富教师文化修养,开设“明师大讲堂”、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定期开展科研月活动,邀请行政领导、教科研人员、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开放教学,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共研教学策略;积极参与校际联盟,引领东宝区智慧教育联盟校携手共进;积极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创造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微视课堂教学”实践正在进行。

“若想送学生一瓢水,自己必须先拥有一条河。”正是这样的信条促进竹园教师锐意进取、敢于超越,奋发有为。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65人次,其中国家级奖52人次,省级奖78人次,市级奖46人次。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159人次。

成就特色,构建一座育人的智慧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普教育、葫芦丝艺术教育是竹园小学的三大特色。三大办学特色科学持续发展、稳步提升、筑牢品牌,厚实师生成长和发展的底蕴,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葫芦丝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实行“一项普及、多项提高”的发展策略。“一项普及”即在全校师生中普及葫芦丝吹奏,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能奏。“多项提高”即提高学生戏曲表演、合唱、舞蹈、绘画、剪纸、主持、足球等多方面艺术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葫芦丝教程》,使葫芦丝教学系统化、科学化。学校先后多次获得市级以上演出奖项,学生在全国葫芦丝比赛中荣获少儿组金奖;学生葫芦丝演奏节目《竹楼欢歌》参加“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获金奖;学生的戏曲表演节目《竹园小戏迷》获市一等奖,并参加了2017荆门市戏曲春晚演出。

——建设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实行“三项并进”、“五个提升”的发展策略。“三项并进”,即在电脑绘画作品上发挥优势;在机器人和航模制作上形成品牌;在科学探究中展示实力。“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普课程实效、提升空间建设层次、提升创智活动内涵、提升学生创作质量、提升创智师资水平。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创智空间”,其中设有6大主题功能室,配备了3D打印机、航拍无人机、激光切割机等设施设备。学校每年3月举办科普文化节,追求多形式、常态化开展科普教育。师生在各级创新大赛活动中成绩优异,其中学生获省级一、二等奖达90人次,国家级奖7人次,在澳大利亚“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获得金奖。

——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竹园小学实行“一主两翼、双向创新”发展策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为主,培养学生内隐的传统文化底蕴;以书法练习、经典诗文诵读为“两翼”,培养学生外显的书法功力和古诗文功底,并在传统文化导读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模式上积极创造。学校自主编撰出版的校本教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读本》被评为“湖北省百佳教研成果”,在“湖北省首届校本课程与教材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被荆门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政府教育创新奖一等奖。学校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性的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多次以现场会的形式向市内外展示。

合力共育,构建一座育人的乐园

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构建完整科学的育人体系,实现整体育人效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新时代,竹园人赋予了教育合力新的内涵和存在方式。

这里,家校合力翻开新篇章。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开办了家长学校,以“家校访谈”的形式进行,每周一期一话题,每周评选出来的“竹园之星”的优秀家长积极参与,谈论自己的教子方法,其他家长在学校微信“家校访谈”专栏学习身边的先进家教经验。校长吴晓梅亲任主持人,组织家长围绕话题讨论,并编辑整理后,制作成微信进行传播,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赞誉。“竹园之星”家校访谈活动已成为家校合育的靓丽名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均以《湖北荆门建在微信中的家长学校》为题,作了新闻报道。

这里,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五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有效增强教育合力。

“每天弯弯腰捡起一片纸屑,每天背一首古诗文,每天在家做一件孝敬长辈的事,每天阅读一篇课外文章,每周积累一句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周记”,“六个一竹园之星评选”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育孝敬长辈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家长们积极参与评选活动,认真监督、记录孩子的活动情况,“六个一竹园之星评选”活动成为家校密切联系的桥梁。

合力共育,学校主导。竹园小学创新主题教育方法,为提高主题教育实效,做到“三个统一”:统一主题教育内容,针对学生中极易发生的问题,如校园欺凌、留守儿童帮扶等确定主题;统一主题活动模式,形成了“提出问题、案例剖析、互动讨论、方法提炼、自我警醒”的五个环节主题教育模式;统一意见反馈,及时回收师生体会和感受。创新德育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锤炼品行、提升修为。创新自主管理策略,倡导学生轮流自主参与课间、午间管理。“五位一体”德育新模式的实施,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领航。

“书山勤为径,学海帆高悬,书声朗朗处,就是我竹园。博学笃行是我们的追求,立己达人是我们的宣言……”校歌唱出竹园人美好的心声和信念。二十年不长,竹园小学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新生代”,成长为全国特色学校;二十年不短,竹园人风雨兼程,上下求索,敢于超越,奋发向上,坚韧不拔,令人瞩目的成绩使未来之路充满希望。我们相信,未来的竹园小学将是一个集学园、乐园、花园、智慧园于一体的人才的摇篮,这里,可以为孩子们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