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依法履职促发展真抓实干惠民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大幅提高邮件全程时限水平,改变了包裹投递方式,进一步丰富了邮政营业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强了寄递安全方面的保障,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对邮政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市邮政管理局督促邮政企业积极落实新标准,大幅缩短信件包裹全程时限,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全部实现包裹按址投递,农村地区(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乡、镇其他地区)5公斤以下包裹按址投递到户或投递到村邮站,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发布的《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强化了寄递企业落实收寄验视制度的责任,细化了邮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内容,规定了寄递用户的安全保障义务,加大了对于违反禁止寄递物品的责任追究力度,禁寄物品种类从58种增加到188种。若寄递企业发生违规收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将可能面临最高50万元的行政处罚。

协同推动邮政业绿色发展

7月6日,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梅一行来荆就快递绿色包装等情况在湖北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为实现快递包装降解环保无毒,二次利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推动快递绿色包装国家标准的出台提供依据。国家邮政局将支持该公司加入中国快递绿色包装产业联盟,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扩大市场份额,为促进邮政业绿色发展“减负增效”。

“诚信快递”助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围绕“诚信荆门”建设目标,开展全市“诚信快递、你我同行”主题宣传周系列活动,全市品牌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承诺“诚信快递、你我同行”并签名;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彰显全市邮政业诚信经营、使命必达的决心;向广大用户发放宣传资料千余册,普及消费者维权知识。将邮政管理权力清单纳入湖北省信用信息目录,通过信息“双公示”机制,加大信用信息披露力度,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依法加强联合监管、联合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行业市场环境。

切实服务经济民生助力精准扶贫

密织邮政业安全立体防控网

(一)多维度强化邮政业安全监管

与全市寄递企业签署行业安全生产与规范经营目标责任书,按照“五到位”和“五个一”要求,督促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控,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平安寄递”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建设大排查大整治、杜绝收寄违禁物品整治、邮件快件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治理等十余项专项整治活动,做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十三届全运会、省十一次党代会等重要时期全市寄递渠道安全保障等工作,深化重要时期隐患源头治理,确保全市寄递渠道安全。截至9月,共计检查快递企业及营业网点459个,消除安全隐患188处。行政约谈快递企业21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3份,行政处罚15起,罚款共计58000元。

(二)齐抓共管开展寄递渠道安全联合执法

召开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案件移送、信息通报、责任倒查五项联动工作机制,确定了《2017年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综合治理考核评价标准》,将寄递渠道安全管理纳入全市综合治理考评体系,进一步强化寄递安全属地化管理。2017年,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综治、公安、国安、文体新广等部门开展“一带一路”峰会、“扫黄打非”等寄递渠道联合检查7次,做好寄递渠道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侵权假冒等安全保障工作,配合市公安局破获利用寄递渠道寄递枪支案件多起,迅速处置全市“两节”及“十九大”前寄递物流渠道暗访检查活动中市综治办、市公安局移交的问题隐患,助力全市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工作。

(三)扎实推进收寄验视、实名寄递和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

加强收寄验视过程管控,通过暗访试寄、严查监控、从严查处等方式,督促企业不打折扣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召开实名寄递推进会,签订落实实名收寄制度承诺书,向寄递企业发放口袋登记簿和实名登记簿,强化实名登记检查。从4月起,强力推广“安易递”等实名收寄信息系统,确保实名寄递安全化、高效化、科学化。截至9月,实名手机系统录入网点总数394个,实名认证快递员总数1049个,通过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寄递的快件量已达总寄件量的74%,超全省70%的实名信息系统寄递目标。着力推进安检机配置及使用工作,2017年全市新增安检机10台。积极争取市政府对全市已配置使用安检机的寄递企业落实了25%的财政补贴。通过强培训、记台账、重抽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强化安检机使用,确保从源头杜绝寄递安全隐患。

(四)切实强化寄递渠道用户信息安全

组织全市11个品牌的31家快递企业集中销毁9.71吨约388万张过期快递面单,四年共计销毁过期运单23.11吨约924万张,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保障信息安全。

(一)邮政业“触角”向下延伸服务“三农”

持续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和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全市共建成邮政普遍服务营业网点84个、邮政综合服务平台2013个、“三农”服务站160余处,推动村邮站升级改造,建成标准站点9处,行政村通邮率100%。拓展邮政便民服务领域,为村民提供缴纳电费、充值话费、订阅报刊、购买机票等新服务。推进邮政服务农村电商,在各县(市、区)推进“一市一品”“一县一品”等农特产品进城示范项目,截至8月,配送土鸡蛋进城108吨,参与配送农特产品交易额达260万元,带动电商快包业务量8万个,帮助农民增收122万元。

(二)“快递下乡”打通城乡流通“双渠道”助力精准扶贫

全力疏通农村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在2016年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基础上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截至8月,快递进行政村数量达到143个,覆盖率达10.8%。全市乡镇及农村建成“快递超市”30处,京山县杨峰村建成全市首家村级“快递超市”标准化门店。充分发挥快递、供销和电子商务的资源优势,东宝区建成快递超市6处,其中仙居快递电商平台将蜂蜜、腊肉、豌豆酱、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快递超市转运至全国;漳河蜜桔、矮子馅饼、十里风干鸡等超过30个品牌的70多种当地农副土特产通过快递企业走出荆门,销往全国,带动村民创利增收,助力精准扶贫。

强化创新驱动助推行业发展

积极争取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配合市政府招商引资,助推上海申通总部在荆门投资项目落地。引导鼓励邮政行业发展个性化、差异化寄递服务,推进邮政快递服务李宁工业园、爱飞客航空小镇等本地制造业。持续推动京山中通、圆通、天天、邮政、EMS等寄递企业入驻京山县金瑞物流园区,促进快递企业集聚发展。推进金瑞物流园挂牌并申报国家级“综合性中国示范园区”项目。持续为邮政普遍服务邮运车辆办理免费通行证,为荆门顺丰、荆门韵达等6家企业货运车辆办理14份邮政行业车辆通行证,协调解决钟祥城区快递三轮车通行问题,使邮政业车辆在城区便捷通行。

以“五抓精神”为核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紧抓思想、管党、治吏、作风、反腐从严。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明确党建工作项目清单,开展“快递下乡、服务三农”等“三创”活动,以党建促业务发展。扎实开展“庸懒散慢”集中专项整治,切实整治精神不振、担当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展“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系列主题警示教育月及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对局内党建、党风廉政、纪检监察、人事、财务、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强化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点时段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荆门市邮政管理局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