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融服务网格化+金融精准扶贫”的京山探索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金融服务网格化是湖北银监局联合省人民政府金融办、省综治办大力推动的一项普惠金融工程,是指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平台划分网格,组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三年时间搭建“责任网格化、建档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细化”的金融服务网格化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全覆盖。

当前,扶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如何借助“金融服务网格化”让普惠金融落地生根,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荆门银监分局积极引领京山农商银行以“金融服务网格化”为支撑,以京山永兴食品公司和绿林镇贫困户为试点对象,引入“买断+托管”新理念,积极探索“网格聚合、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政银企联动”的金融服务网格化脱贫攻坚“企业模式”,为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小举措带来大变化

“多亏京山农商银行提供了10万元贷款,让我脱贫有了指望。”京山县绿林镇六房村1组贫困户周元海对记者说。周元海和老伴都患有多种慢性病,不仅不能干重体力活,每月还需要千元药费。今年6月,他获得了京山农商银行提供的10万元扶贫贷款。他将扶贫贷款入股京山永兴食品公司,永兴食品公司为他种植香菇提供菌棒、种植技术指导并包产品回收,年底还可以拿股金分红。“不用担心没钱发展生产,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只要认真照看好菌袋就能赚钱,这样的金融网格化服务真是太好了。”周元海说,明年他准备将香菇种植规模翻倍,争取早日脱贫。

近年来,京山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省银监局金融服务网格化及省联社三大银行转型发展战略要求,以对接政府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系统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网格客户需求匹配过程中,京山农商银行发现园区网格中永兴食品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及其他农副土特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出口销售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正着力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而贫困户村组网格较集中的绿林镇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6户,代料香菇产业是该镇支柱产业,也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针对永兴食品公司和绿林镇贫困户在金融需求、产业特点、利益连结上的契合,京山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在荆门银监分局的指导下,京山农商银行在绿林镇积极开展了“金融服务网格化+金融扶贫精准化”的服务模式,组建工作专班,通过网格化手段,建立了绿林镇贫困户信息档案,并在京山县扶贫办、绿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推出了“农商行+县扶贫办+镇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信贷服务模式,积极支持绿林镇香菇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具体采取了如下模式:由县扶贫办筹资500万元设立绿林镇香菇扶贫产业专项担保基金,按1:7的比例放大;京山农商银行对参与香菇扶贫产业的328户贫困种植户按照每户不超过10万元标准核定贷款额度,拟投放专项扶贫贷款3000万元;京山县诚信担保有限公司进行保证担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京山支公司对贷款贫困户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产业保险。2017年4月12日,京山农商行联合绿林镇政府在绿林镇举行了香菇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启动仪式,现场为159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1590万元。目前,已向该镇发放扶贫贷款182户、1820万元。

助推普惠金融升级

“以往扶贫贷款都是把钱直接交给农民,只重‘输血’不重‘造血’。而京山农商银行对‘金融服务网格化’进行了创新,通过公司带动农户,将普惠金融落到了实处。”荆门银监分局局长杨小华对记者说。以前扶贫,通常由扶贫办将资金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现在通过“企业模式”带动扶贫,扶贫办将扶贫资金作为小额扶贫贷款贴息与农商银行联动,使贫困户获得数十倍的无息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促使以往“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传统的“农商银行+贫困户”的信贷扶贫模式基础上,京山农商银行引入了“买断+托管”的新理念,将扶贫资金集中用于企业发展扶贫产业,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即农商银行对绿林镇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按照每户“10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标准发放小额扶贫贷款“香菇贷”。贫困户按照香菇种植菌棒价格计算可“买断”的数量,将“香菇贷”贷款资金全部支付给永兴食品公司;贫困户“买断”的菌棒由永兴食品公司“托管”经营,以不低于同期市场价的标准计算“托管”香菇的收益。为保证贫困户的利益,永兴食品公司按购买菌棒资金不低于6%的年收益给予贫困户保底收益。通过服务创新,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来,并成功实现了从香菇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出口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模式,贫困户参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再“看天吃饭”,而是受益于产业链的带动发展。

杨小华介绍说,在荆门银监分局的监管、指导下,京山农商银行借助“金融服务网格化”,会同绿林镇扶贫工作组、村组兼职网格员(村书记、会计)对有贷款需求且符合扶贫准入条件的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合理核定贷款金额。与此同时,实行京山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网格员和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双人监督制,对项目及资金进行有效监管,一旦出现风险苗头,及时预警,确保信贷资金安全。通过“全方位”监管实现风险控制,形成扶贫贷款“保护翼”。

通过“买断+托管”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三重保证。通过企业提供的6%的保底收益,确保贫困户每年60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来源;通过推动就近就业,让贫困户“劳动转移”,获得工资性收入。如绿林镇全力村已有60名贫困户与永兴食品公司签订了固定或临时用工合同,人均月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永兴食品公司还以不低于市场价的标准回收销售贫困户自己种植的香菇,贫困户人均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7000元。预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将达到2万元,超过2016年绿林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1元)标准,切实体现了普惠金融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引入“买断+托管”新理念,永兴食品公司获得了稳定的发展资金,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兴建了第二期食用菌生产基地,推动了自身业务的高速发展。2017年,该公司预计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销售收入将突破2.5亿元,比2016年增长近30%,实现了多赢局面。

通过永兴食品公司的示范作用,京山农商银行已在全县复制推广金融服务网格化脱贫攻坚“企业模式”。目前,已向杨集、孙桥、钱场、罗店等12个乡镇发放此模式贷款569笔5624万元,用于贫困户投资万万食品有限公司、禾之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周和明家庭农场、绿丰家庭农场、刘港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家有发展潜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挥了“企业模式”助力网格化扶贫攻坚的作用。下一步,荆门银监分局将在全市法人机构中积极复制和推广金融服务网格化脱贫攻坚“企业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活水”“造血”功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