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勇
袁敏
通讯员
王雄峰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市有车一族队伍的持续壮大,荆门也染上了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病”,当我们在抱怨城市道路通行不畅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对小汽车过分地依赖……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于9月18日至24日,以“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17年“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希望以此呼吁更多的市民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名叫《城里人的N种颠倒事》,第一条就是:“出门开车,乘电梯上七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段子读起来好笑,但也在无形中成了很多人真实的写照——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只要出门,必然开车,与道路远近无关,目的地停车是否方便也是到了再说……
市民买车代步是为了方便,但有的时候,开车却是一种负担。
“车开出来路上堵,想停车又找不到停车位。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急事的可以打的,远一点可以坐公交,平时可以步行,既省心又省事。”市民吴小姐和爱人早已达成了共识,在中心城区范围活动绝不开车。
2008年初,吴小姐家添了辆小汽车,在中心城区属于较早进入有车一族的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觉道路更堵了,停车更难了。”吴小姐说,有一次朋友相约去逛中天街,吴小姐驾车前往,结果中天街附近没有找到免费车位,半天逛下来,停车费就花了10元。“相当于打的一个来回了。”吴小姐说。
到中心城区,开车不仅成本高,有些时候也成了“最慢”的出行方式。
“我家住在生态运动公园附近。两年前一个有雨的星期五,有几个同学从沙洋县城到我家来玩,他们下午6点左右动身的时候就给我打了电话,我赶忙从泉口路开车回家。等我到家时,朋友们已坐在我家的沙发上喝茶了。”市民段先生对此事印象十分深刻。
在中心城区,相信很多有车一族都有开车被堵的经历,而且每个人都能讲出几件关于堵车记忆深刻的事。
“近两年,虽然城区道路环境有所改善,但中心城区拥堵现象依然时有发生。一方面是私家车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与市民习惯开车出行有关。”的士司机赵师傅说。
“这两年,中心城区先后对象山大道、白云大道等道路进行了改造,堵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有了缓解,但城区车辆还在不断增加,道路建设肯定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市公交公司司机刘于兵说,“常有市民抱怨说公交车半天等不来,一来又是好几辆,其实我们也是被堵了。”刘于兵说,如果市民理性地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会让城市的道路更加有序、畅通。
“中心城区基本上都通了公交车,坐公交车到哪儿都很方便。”9月15日下午3点在中天街附近,市民王女士正在给公交卡充值。她说:“现在公交车条件改善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乘坐舒适。”
据了解,2013年—2015年,我市连续三年将新增100辆空调公交车列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2016年,荆门城区新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被列为政府民生实事之一。荆门公交集团连续3年圆满完成新购302公交车的惠民实事。2016年购买了10.5米长的厦门金旅纯电动公交车50辆,并于7月27日投入运营。目前,除了开通周边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团林镇;东宝区子陵铺镇、牌楼镇;钟祥市荆襄磷矿的城郊城际公交线外,还开通了东宝工业园2条免费微循环线,实现了高新区公交全覆盖。目前,中心城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11标台/万人,公交分担率为24%,建成区公交线路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站点覆盖率为80%。中心城区公交车达到594台,其中空调车为440辆。建有公交站点760个,站亭(棚)333个,停车场5个,公交线路34条,营运线路总里程530.7公里,日发班5629次。
荆门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吉美说,随着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公交手机APP上线运行,交通部全国一卡通荆门公交率先在全省建成,公交车都进行了IC卡自动收费系统、服务监控、电子显示、车载电视、GPS定位报站等技术改造,公交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既方便了市民,又提高了公交车在运行时的安全系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