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财销售“双录”新规,你了解多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8月23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身依法发行的理财产品及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实施专区“双录”管理。对于很多习惯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到银行买哪些产品需要“双录”?“双录”时需要注意什么?

今年4月初,所有关注财经新闻的人们都被这条新闻刷屏了: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伪造产品,并以产品“让利”转让的方式吸引该行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致使逾150名投资者被套,涉案金额或高达30亿元。此事牵涉“萝卜章”票据造假及销售“飞单”两大环节。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银行理财产品误导销售及销售“飞单”再次引起舆论哗然。

“投资理财最可怕的不是把钱赔光,而是直到把钱赔光,你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这句话可真一点不假。

银行理财“双录”再提新要求

因受误导听信“高收益、低风险”而买了理财产品,过后资金受损,如果没有录音录像资料,消费者往往是哑巴吃黄连。为规范销售市场秩序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行为,有效治理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问题,监管部门再提要求。

8月23日,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专区“双录”,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新规设置了2个月左右过渡期,将于2017年10月20日起施行。

从2013年银行理财“双录”概念被提出,到2016年“双录”原则性指导意见出台,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环节已越来越规范,但诸如销售误导、“飞单”等事件依然不时出现。对此,8月23日,银监会发布2.0版“双录”新规,进一步细致及深化监管要求。其中,新规明确,除代销国债和实物贵金属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理财产品或代销其他产品均应实施专区“双录”管理。

所谓“双录”,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身依法发行的理财产品及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时,需要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而且需要在销售专区进行。

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理财产品的投诉、侵权现象比较多。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销售理财产品时调查、取证难。部分银行的工作人员出于利益考虑,忽悠了金融消费者。空口无凭,录音录像为证。此次银监会出台理财产品销售新规,就是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便金融消费者事后申诉、取证。

此外,暂行规定也强化了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监管,新规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银行应设计统一的服务话术标准。话术中至少应包括产品类型、发行机构、风险等级、收益类型、产品匹配度等内容,真实、全面反映产品的性质和特征,不得误导消费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产品。

本次理财销售“双录”新规出台,不仅保护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同时也维护了银行利益。荆门城区某国有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理财销售“双录”新规降低了银行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管效率,能够实现在公平的前提下“买者自负”,而买者自负的前提条件是卖者尽责。“双录”新规形成了统一的销售与操作流程,规范的营销话术,有利于防范误导销售,从而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双录”工作可以让金融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发行主体、收益水平、风险属性等内容,准确识别所购买的是银行自行发行的还是代销产品,是保本型还是非保本型,是有固定收益的还是没有固定收益的,从而真正做到信息对称、自主选择、风险自负。此外,“双录”还实现了理财及代销的销售环节监管无真空,有效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金融消费者如何避免“陷阱”

近日,记者在城区多家银行营业网点进行了走访,以金融消费者身份在某城商行银行网点咨询理财产品时,大厅理财经理首先要求记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再向记者推介理财产品。

在选定一款专属理财产品后,理财经理要求记者到标有“理财产品销售专区”铭牌的办公桌前进行“双录”,记者发现,理财经理手中有各类产品的录音录像统一模板,其中包括:开放式基金(除定投)、券商集合理财及信托理财、专户理财、资管计划、理财产品销售、基金定投、贵金属业务、家族信托、全权委托业务等。依照理财经理引导,记者简单回答了一些问题,完成了理财产品购买,前后用时不到3分钟。

据理财经理介绍,自2017年元旦开始,该银行已经全面实施了“双录”工作,遇到理财产品销售高峰期,银行每天排队的客户会很多,如果现场进行理财销售“双录”会花费大量时间,因此他们也会推荐金融消费者直接通过网银购买该银行理财产品。

荆门银监分局局长杨小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荆门银监分局已组织3个检查组,按照每家(银行)分行必查、每家银行抽查网点不少于4个的原则,对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双录”实施情况开展了评估检查,共抽查网点29个、业务214笔,有力推动了辖区银行理财专区“双录”管理政策落地见效。

杨小华建议,市民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如果对银行从业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存有疑惑时,可通过理财产品名称和编码查询。市民可拨打银行的热线电话或登陆银行官方网站查询所购买的产品,如果是“飞单”就不会有记录。另外,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14位登记编码,金融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http://www.chinawealth.com.cn)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一般银行理财“飞单”多以高收益率为诱饵诱骗消费者,遇到银行从业人员推销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同类的理财产品时,消费者需要格外留意。

随着此次监管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专区“双录”,杨小华表示,暂行规定的实施,将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过程的监控,对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化解纠纷投诉、保障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开展行为监管提供了新的监管工具及重要抓手。

下一步,荆门银监分局将加强督促指导,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履行消费者保护主体责任,确保暂行规定相关要求执行到位,不断推动专区“双录”工作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