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文/图
阅读提示:多年来,勤练太极让向正新身心获益。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中来,他创建了龙泉太极拳站,并在推广太极拳运动的道路上勇于创新,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探路”。
8月2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双先”表彰会在天津举行,一批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受到表彰,其中,包括我市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代表向正新。作为本届全运会上的“双先”获得者,向正新和其他16位湖北代表在全运会开幕式前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多年来,向正新从“一人受益,众人分享”的思想出发,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传承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凭着执着与才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热爱。
创建龙泉站
打造“荆门太极第一站”
今年70岁的向正新,目前是我市太极拳协会的代理会长,退休前在发改委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也没有时间运动健身,1995年,他得了胃癌,通过手术,命是保住了,可身体却大不如以前。
为了恢复身体健康,在朋友的介绍下,2000年他开始通过打太极来进行康复练习。起初练太极拳每练几个动作就要休息一下,再轻柔的动作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后来,练的时间久了,每天连续打拳1个多小时都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好。
大约学习了三四个月的太极,向正新与老伴以及几位同仁一起商量后,决定创建龙泉太极拳站,让更多市民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头几年,因为经费的原因,站里的音响设备都是他自备,每年都要耗资千元以上。除了舍得花钱,他也舍得花精力,大到组织各类太极拳赛事活动,小到推、提播放设备,都是亲力亲为,不辞辛劳。
站内好几位拳友,在向正新的带动下,以勤练太极来与癌魔斗争。渴望战胜癌魔的小伙子邓卫平,哭着来找他,他就鼓励小邓:“我也是得过癌症的。你看,现在我不是好好的吗?”他就收小邓为徒,指定最好的教练施教,后来还亲自为小邓开小灶,随时观察小邓的情绪变化。小邓的病情和思想一次次反复,他就一次次到医院看望,一次次耐心地给小邓做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龙泉太极拳站创造了健身与健心并修、普及与提高并重、继承与创新并举、教拳与教人并行、文化管理与活动管理并进的“五并”形式,将站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由之前的几个人一起创业,发展到如今在册会员人数有220人,经过龙泉站培训的太极拳爱好者多达2000多人,地域包括上海、武汉、成都、天门、屈家岭、荆门地区的机关学校、工厂以及东宝区、沙洋县的农村,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大,标志着它已成为荆门市太极第一大站。自2004年以来,该站共获得团体及个人全国金牌2枚、银牌1枚,获得全省团体和个人金牌15枚、银牌42枚、铜牌45枚。
做群众体育事业的“探路者”
“打太极拳不是随便比比划划,而是要动作到位、精益求精,逐步达到身手与心灵融会,招式同理念贯通”,向正新说。多年来,他广拜名师,博览群书,坚持科学训练,使自己很快成为“太极达人”,武术在十年前就达到了“六段”。在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向正新也千方百计为荆门的太极拳队伍出谋划策。
为了让荆门的太极拳圈子水平提升、名气提高,向正新尝试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把太极大师马春喜、傅清泉和国家级运动员王军请到荆门传艺;第一次领导独立承办全省太极拳赛事;创建和组织“太极达人秀”“太极草根赛”“太极专修班”等品牌活动;率先在荆门推广武术段位制考评工作;率先在荆门推广传统杨式太极拳。
向正新精心研究太极拳技艺,比较精深地掌握了杨式太极拳的层次理法之后,又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于综合拳的教学,取得了独特的效果。他创编了适合中老年人特点的“太极练功十三法”,补上了以健身为宗旨的中老年人基本功练习套路方面的短板。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十三法”对于帮助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和从事健身运动,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108式养生太极拳以养生为宗旨,剔除重复动作,单边动作补充为双边,虽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运动量,却更加突出了太极拳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动静相生的特点。整套动作20分钟,套路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编排合理,整个套路我非常喜欢。”平日里喜欢打太极拳的市民陈先生向记者介绍说。
这套广受拳友欢迎的“108式养生太极拳”也是由向正新创编的。经过近一年的策划、编排与修改,又经过三年的试演、试教与试练,现在108式养生太极拳已在站内外、市内外拳友中推广开来,并在市区集会或竞赛的群众面前多次表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很多人都觉得,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健身项目。向正新则认为,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应得到延续和发展。今年暑期,在他的带领下,龙泉太极拳站创办了暑期少儿太极拳班,他希望把太极拳推广到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也学到太极拳,让太极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