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中,非洲一直是一块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我们选择到南非和埃及旅游,希望亲身去体验一下曾经在书本上认识的非洲。
从地理位置看,南非是非洲最南部的国家,处于赤道以南,时令已进入初冬。而埃及处于非洲的最北部,在赤道以北,时令正是初夏。两个国家都面临大海。南非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接处,拥有极为有利的海上交通条件。在神往已久的好望角灯塔平台上,听海风呼啸,看辽阔的海面上海浪层叠起伏,思绪也如这汹涌澎湃的海浪在心中翻腾。辽阔的印度洋和大西洋,承载过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万丈豪情,也记录过当年英国、葡萄牙等西方列强不断侵犯、掠夺中国的罪恶。而今,那曾经的屈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里又成为新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航道。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中国的海上新丝绸之路正展示着当代中国人的博大胸怀,也承载着新时期中国人满满的自信与尊严。
南非与中国一样,也有着曲折的发展史。好长一段时间,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进入南非,南非沦为殖民地,黑人沦为白人的奴仆、奴隶。种族歧视给南非土著黑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仇恨。改变这种局面,多亏了一个人,他就是曼德拉。为了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他历尽磨难,矢志不渝,蹲了27年监狱,出狱后仍然坚持不懈领导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最后终于取得成功,成为南非共和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当上总统,没有组织黑人以牙还牙地向白人报复,而是劝导黑人放下仇恨,和白人一起建设和谐大家庭。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避免了动乱和战争,走向了稳定发展之道。曼德拉去世后,南非民间自发捐资,在总统府前为他竖起了高大的铜像。我们都应该记住曼德拉,他是一位拥有大海一般胸怀的伟人。
南非资源丰富,盛产黄金、钻石,除经济繁荣外,环境建设得好是一大亮点。房屋整饬,道路宽阔,到处是草地、树丛,各色鲜花盛开。南非是非洲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国家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建了不少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距约翰内斯堡较近的比林斯堡野生动物保护区排名第四,面积有550多平方公里。我们乘坐敞篷汽车前往参观,在那茫茫非洲草原上驰骋,不时碰上大象、长颈鹿、斑马、羚羊、野猪等多种非洲野生动物出没,给大家一阵阵惊喜。但是我们最希望见到的非洲狮和猎豹却始终没有登场,大家略感遗憾。
和南非一样,埃及也紧邻着两个海——红海和地中海。虽说这两个海的面积比印度洋和大西洋小多了,但海水是一样的清澈,海浪是一样的澎湃。特别是乘船到红海的远岸,在船上看万顷碧波上的海鸥逐浪前行,下船在清纯的海水中游泳,戴上潜水镜欣赏清晰如画的海底世界,看五彩斑斓的海鱼成群结队在水中穿梭游戏,真是一种新奇舒畅的感受。
埃及最突出的地理特征是沙漠广布,其三分之二的国土处于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范围内。撒哈拉沙漠是世界公认的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但是,勇敢智慧的古埃及人,充分利用尼罗河的资源优势,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当神秘的金字塔、威严的人面狮身像、气势恢宏的太阳神殿等经典文物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心中除了惊奇,还满怀着敬意。
在埃及的沙漠深处,至今仍然活跃着一个名叫贝都因的古老游牧民族。我们在茫茫沙漠中驱车数十公里,去拜访贝都因人的一个小村落。走进他们用椰枣树枝干、树叶搭建的简易住房,看他们在石块和汽油桶底板组成的简易锅灶上烙出面饼,欣赏他们用骆驼毛编织成的各色壁挂,参观他们赖以生存的几十米深的水井,骑上他们的骆驼体验沙漠跋涉的滋味,品尝他们准备的特色晚餐,我们都为他们简单而艰苦的生存状态而感叹。可是导游不以为然。说是国家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专门为他们盖了房子,希望他们放弃沙漠游牧的艰苦生活进入城镇定居,但他们不愿意。他们认为游牧虽然艰苦,但沙漠中的空气和水没有污染,食品纯天然,广袤的沙漠旷无人烟,他们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乐在其中。这种说法似乎有一点道理,但看看他们的小孩,衣着陈旧、表情呆滞,有的不到十岁,该在学校快乐学习,却在为游客牵骆驼,挣小费,大家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酸楚。父母的固执对这些小孩而言绝对是不公平的。
埃及、中国同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杆。但是,在滚滚前进的历史洪流中,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地都遭受过挫折,古巴比伦国甚至一蹶不振,被古波斯国吞并。然而,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的。看看现在的中国、印度、埃及三大文明古国,都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大道上负重前驱。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彻底摆脱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祖国的进步和强盛,彻底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人的歧视。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埃及,导游都流露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羡慕。南非的导游总是强调南非的治安不如中国好,进酒店后不要随意外出。在埃及,则到处都有武装警察守卫,即使在我们就餐的小餐馆也是如此。我们所到之处,许多人都主动热情地用中国话打招呼或问候。还有些人在热情地招呼之后,向我们讨要圆珠笔、风油精。
离开埃及首都开罗的前一天,我看到酒店外的草地上一群青年男女围着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便前去凑热闹,意外地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其中一个小伙子把我拉到新娘旁边与他们一起合影,并主动接过我的相机帮我拍照。拍完照,他们一个个伸出大拇指,嘴里喊着“China、China”表达他们对中国的赞美。新娘则连声用英语表示感谢。
感悟非洲,更感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自然资源无可选择,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