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努力构建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东宝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学前教育示范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被列入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为了让现有的457所幼儿园获得家长的满意,我市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努力构建投入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加强政府统筹,完善发展机制
我市把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前两期行动计划实施中,市政府都把新建或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及城区公办幼儿园作为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前两期计划实施完成后,全市已累计新建或改扩建235所幼儿园。
我市建立了由教育部门牵头,发改、财政、编制、物价等10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经费投入、收费政策等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市中心城区居住项目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落实学前教育“以奖代补”和资助困难家庭儿童入园的有关政策,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市、县两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本级主要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予以补助,县级主要解决幼儿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我市坚持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把学前教育作为新增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方向,近六年共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3.35亿元。
我市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用于学前教育,近六年共争取学前教育专项资金2.58亿元。同时,市政府民生工程每年投入250万元奖补普惠幼儿园。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东宝区、沙洋县率先执行幼儿200元/年的生均公用经费政策,漳河新区执行幼儿500元/年的生均公用经费政策,钟祥、京山财政也正在积极落实配套资金。
各地严格按照《湖北省学前教育机构办园基本标准(试行)》实施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园舍条件、设施设备达到基本要求,全面实现配套设施标准化,近三年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教玩具配备。
优化师资建设,提升发展活力
各县(市、区)不断加大招录学前教育教师的力度,努力改善幼师队伍结构。另外,市、县两级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提高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我市先后开展了“农村幼儿教师省外高级研修培训”“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等项目,先后选送1000余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加培训,全面提升幼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办园体制,调整发展模式
我市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在前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文件中,均明确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评估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地位。同时,鼓励、支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
经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生均公用经费、园舍维修经费、设施设备和教玩具图书更新补贴等方面,执行相应补贴政策。近年争取中央资金1884万元用于民办幼儿园奖补,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合理降低收费标准的普惠性服务,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另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均出台专项文件,明确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以满足小区及附近居民的学前教育需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