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
阅读提示:临近年底,又到了各家银行信用卡积分清零的时候了,信用卡积分兑换也进入高峰期,兑礼物、还信用卡、京东钢镚……虽然价值不高,但是如果巧妙运用,也能积少成多。与此同时,积分兑换也是电信诈骗常用伎俩。为了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高市民识骗、防骗的能力,连日来,荆门城区多家银行已在显著位置张贴了关于信用卡积分兑换的安全提醒,防止市民在兑换过程中因被骗而遭受损失。
又到年底了,你的银行信用卡积分是否即将到期?可别眼睁睁地看着它作废了,积少成多也有大用处。
信用卡消费积分是银行给予持卡人的一种激励,信用卡刷卡消费可累积积分,积分可以兑换航空里程,到积分商城兑换各类实物等等。但很多卡友不知道的是,近年来部分银行为了节约成本,缩短了信用卡积分有效期。那么,如何让信用卡积分不变成“鸡肋”?近日,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两大国有银行发布公告,对信用卡积分规则进行调整,两家银行将之前的“信用卡积分永久有效”,调整为“信用卡积分有效期为最长五年”。
积分兑换有窍门
日前,建设银行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龙卡信用卡积分规则调整的公告”,称自2017年1月1日起,新增积分有效期为最长五年[以自然年度计算,含累积积分(当年)],2016年12月31日(含)前累积的积分永久有效。也就是说,从明年起刷建行信用卡新产生的积分有效期为五年,不再永久有效。农业银行近日也发出公告称,2016年12月31日(含)前累积的积分将于2022年1月31日到期。2017年累积的积分将于2022年1月31日到期,2018年累积的积分将于2023年1月31日到期……依此类推。该行也将积分有效期由“永久有效”变更为5年。
对于银行变更积分有效期,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信用卡新政出台已近一年,银行为了节约信用卡推广成本,从多方面“节衣缩食”,其中包括调整信用卡积分有效期。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信用卡积分有效期分为两种:一种为有期限的,大约在2至5年;一种为长久有效或在卡面有效期内有效的。
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商品,但怎么兑换才叫“划算”?记者查询部分银行“积分商城”看到,多数银行推出的信用卡积分兑换商品并非全积分兑换,而是花相应积分并支付一定金额的现金才能兑换到商品实物。如某银行推出的一款积分兑换电热水壶活动,需要支付8000积分及80元现金才能兑换这款市场参考价为199元的电热水壶。而在淘宝上,同类型的电热水壶价格也不过百元,看来持卡人没得到多大实惠。可见,通过消费换购实物商品等形式兑换信用卡积分大都不划算。
采取兑换“虚拟商品”或折现、还信用卡的方式花费信用卡积分相对划算。如部分银行信用卡的交易积分可以兑换京东钢镚,兑换的京东钢镚可直接支付京东自营商品订单;农业银行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万达院线电影票;交行相关超市联名信用卡积分可折算成现金用于还款。银行业内人士建议持卡人,在兑换信用卡积分时,尽量兑换手机充值卡、加油卡等虚拟商品。信用卡积分兑换实物商品或涉及现金支出及运费支出,另一方面实物商品若出现质量问题,维权成本会增加。
对于持卡银行推出的各类积分兑换活动,各银行客服人员都推荐持卡人关注信用卡微信公众号,关注它们就可以随时掌握最新的活动啦。
小心积分兑换骗局
年底也是各类电信诈骗高发期,市民在兑换信用卡积分时,需要提高警惕。日前,城区某国有银行营业厅大堂经理就接待过一位市民,该市民翻出一条手机短信给大堂经理看,说自己是来“领大礼包的”。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该市民手机短信内容后,非常肯定地告诉她:“您收到的这条短信是诈骗短信,不要相信,更不要随意点开链接。”
该市民收到的短信内容是:“尊敬的用户,您的信用卡积分即将清零,如果您还没有兑换,请及时登陆×××.com,根据提示下载安装激活后,便可领取680元大礼包……”
年底了,诈骗信息也多了。据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年底是信用卡积分兑换诈骗高发期,提醒市民一定要多加防范。该大堂经理告诉记者,此类短信一般是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银行官方客服电话群发的,他们通常会通过所谓的“积分兑换现金”来诱惑短信接收者,并在短信中内置一个钓鱼网址。有些持卡人收到短信后,没有仔细辨别对方的短信内容,便按照短信上的要求去登录钓鱼网址并输入个人信息,这样极易造成手机银行卡被盗刷等后果。
采访中,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部分银行信用卡积分会清零,但是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大部分是兑换礼品或者消费优惠券,绝不会推出信用卡积分兑换大额现金(500元)的业务,而且积分兑换时不需要输入个人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因此,一旦收到信用卡积分兑换的短信,注意识别网站的官方网址,不轻易点击陌生的链接。如有任何疑问,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进行查询确认。
在年底刷卡高峰期时,持卡人更要注意信用卡的安全使用。去商场、超市购物时不要随意丢弃印有卡号、证件号码信息的交易凭证,如ATM小票、POS单、商场机打收据等,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卡片磁条被不法分子“克隆”后盗刷的情况。刷卡时注意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更要保护好信用卡卡号、有效期、验证码及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持卡人在面对可能的信用卡诈骗或意外的信用卡事件时不要慌乱,可以通过银行和信用卡中心客服电话或者向警察机关咨询来确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