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艳
通讯员
郭安丽
陈凤琼
文/图
阅读提示:美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美文欣赏,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开拓着学生的视野。金象学校坚持让学生鉴读经典美文,校园处处诗意盎然。
环境烘托,经典诵读走进学生心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摘自唐诗《春江花月夜》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摘自汪国真《热爱生命》
每天的固定时间,荆门市金象学校教室内,都会传出一阵阵悦耳、清亮的读书声,孩子们在高声诵读高雅、优美的诗词名句、通俗易懂的格言警句。
学校在不延长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对经典诵读教学时间进行了合理安排:每日诵读两次:一次是语文教师在每节语文课上课前安排5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二次是根据老师提供的阅读书目,每天中午午托时间以班为单位进行半个小时的阅读。而且,每日早餐后,第一节正课之前,全校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经典15分钟。低年级为铅笔书法、中年级为钢笔书法、高年级为毛笔书法。
另外,在课程表中每个年级每周设置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学期结束,学校按班级评选3-5名诵读标兵进行表彰。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上,学生运用朗诵、吟唱、表演、书画等不同形式演绎经典,多角度展示经典诵读成果。
在金象学校,处处都是浓郁的书香气:校园墙壁上的字画、展板上的名言警句、百花园中的经典诗文、走廊中的友情提示和剪纸作品等,于无声无形之中时时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午饭后,红领巾广播站30分钟的美文欣赏,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开拓着学生的视野,校园处处诗意盎然。
自主开发校本教材,经典更通俗
金象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投入20多万元充实了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为全校学生提供了童话、科技、故事等各种丛书近7000册,供全校师生借阅。同时,学校组织教师用寒暑假时间,从爱国、风景、励志等方面精选了120首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名家诗句及优秀格言警句。经过试读后,学校将古代经典、语文教科书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势互补,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研发出了金象学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新学期免费下发新生。大量的经典诗文,供学生诵读和积累,奠定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多种形式,让经典嵌入学生脑海
金象学校还致力于诵读与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性研究,为师生开辟多种学习、交流途径,通过各类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感悟经典。在大量接触经典诗文的过程中,通过读、背、演、讲、写、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创新等能力。
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如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品读诗文;在习作中引用诗词名句等。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或用橡皮泥、彩纸、蛋壳等材料模拟诗中场景。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经典古诗文《春晓》《三字经》等等。五年级学生学习了《烟花三月》这首歌后,结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创编了音乐剧,并在艺术节中进行展示。
经典诵读还与学校养成教育相结合。一些同学有顶撞父母的不良习惯,但自从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有个学生的家长提到:“孩子对长辈很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
同读经典,共享亲子时光
十三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经典是最佳选择。由于孩子接受能力有差距,学校对孩子学习经典不作硬性要求。学校只是通过引导、激励和帮助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学校还建议,每学期让家长和孩子共读一至两本书,并每天针对读书内容进行交流;每月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背诵经典,学生与家长在亲子阅读时光中,互相鼓励、共同提高,不少家长和学生表示,很享受这个亲子阅读过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