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六月,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季节。它代表着成长,承载着希望,是中途的加油站,是持续发力的启动点。因此,有必要让我们在不停歇的奔跑中,认真盘点我们曾经迈过的沟坎,认清前面道路上即将遇到的挑战。认真地总结成绩而不自满,清醒地认识自己而不骄傲,冷静地看清形势而不停步。脚下加力,继续奋力前行。
(一)毕竟荆楚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6000多万荆楚儿女寄予厚望的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在这个火热的六月,盛大启幕。
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中,荆楚儿女团结奋斗,务实拼搏,绘出了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
位于湖北“天元”位置,以“建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三大战略定位”的荆门,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展现了怎样的作为?
六月,既没有春天涩涩的萌芽,也没有秋天沉甸甸的收获,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季节。六月,代表着成长,承载着希望,是中途的加油站,是持续发力的启动点。
因此,有必要让我们在不停歇的奔跑中,认真盘点我们曾经迈过的沟坎,认清前面道路上即将遇到的挑战——
(二)对于近年来荆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当前荆门面临的发展形势,我们怎么看?
日前,省委书记蒋超良来荆门调研,对我市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绝大多数荆门人应该可以感受到,近两年来,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圈可点,态势好、后劲足、变化大。
可以肯定的是,在湖北的发展画卷上,荆门抹上了厚重而生动的一笔,体现了我们的担当与作为。
(三)我们品尝了“领先”的滋味。
2015年,我们着力于调整和打基础;2016年,我们全面发力砥砺前行。两年的实干苦干,换取了一组令人惊喜的数据——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都位居全省前三。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8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居全省第三位。1—4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4%,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第3位、第2位、第1位。
曾几何时,除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还让我们有点自喜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所处的尴尬地位,让“走在同类城市前列”只是我们的一个奋斗目标而已。
两年的时间不长,但两年来的变化,着实巨大。有了这些“前三”的支撑,我们体味到了“领先”的甜蜜味道。
(四)我们收获了“突破”的荣耀。
今年4月,全省投资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荆门召开。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的情况下,这个会议何以选择在荆门召开?除了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的巨大成效外,荆门的一些抓招商、抓项目的“突破之举”能够为全省提供借鉴,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绩”是需要“数据”来支撑的——
两年多来,我们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5个。1—4月,全市在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88个,同比增加119个。
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从来都是一对“姊妹花”。今年1—4月,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9%,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2.5%,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2.8%,民营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89.6%。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做好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两年多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投资项目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构筑起了发展的硬支撑。
化工和农产品加工,是荆门的产业“擎天柱”,“石化打喷嚏,荆门患感冒”。随着长丰猎豹汽车、金泉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沈阳数控机床、大连数控机床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先后落户,
(下转第4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