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各地执行如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各县市区及各学校均按我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了吗?本报公布热线电话15908654775,敬请家长留言。

今年3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此后,我市还开展了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为主题的专项整治行动,家长纷纷表示,“减负”有一定效果!近日,本报对相关具体要求进行归纳整理,若发现学校“减负”不到位的情况,敬请家长及社会人士给本报热线留言。

各校是否规范设置课程?

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要求编制课表。课表要及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布、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各校作业布置是否规范?

各校要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学校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30分钟、45分钟和1.5小时以内。

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布置作业,探索基础性必做作业与拓展性选做作业相结合的弹性作业机制。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作业,杜绝耗时过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各校考试管理是否规范?

各校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内容。小学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1次,科目不超过3门;初中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不超过2次。要按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严禁试卷中出现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

除有规定要求外,县(市、区)不得统一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科目考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进行统考、联考或月考,杜绝以分数为结果的周周练等变相考试形式。

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各地教育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校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高(中)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排名和奖励。中小学校不得进行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教学辅导过程规范吗?

除高三年级可根据需要以答疑、辅导等形式补课外,学校其他所有年级一律禁止占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进行补课,或以补差、培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或考试。

严禁学校参与校外机构补课培训。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得推荐、暗示、要求和组织学生到校外机构补课培训,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文化课补习班,不得推荐、建议、要求学生进行校外或网上付费性学习。

学校作息时间规范吗?

按照相关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是学生上午到校,夏(秋)季(“五一”假后至10月底)小学不得早于8:00,初中不得早于7:40;冬(春)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底)小学不得早于8:20,初中不得早于7:50。在校时间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学生下午离校,夏(秋)季小学不得迟于16:50,初中不得迟于17:20;冬(春)季小学不得迟于16:30,初中不得迟于17:00。

学校中午间隔时间不少于1.5小时,严禁午休时间教授课程或要求学生在校自习。义务段学校不得强制要求非住校生到校上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课时,晚自习期间不得教授新课。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竞赛活动规范吗?

本着从严从少的要求,市教育局每年公布全市性的学生竞赛项目。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小学阶段一律不得举行面向学生的学科类竞赛活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机构不得擅自组织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和统筹,严格控制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总量,不得组织或动员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各类机构以各种名义举办的竞赛活动。

教材教辅发放规范吗?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中小学教辅资料“一生一科一辅”管理的规定,严禁各地各校滥订、滥发和搭载发行各种教辅资料。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辅资料进校检查审定,学生教辅用书的配备要坚持自愿购买的原则,严禁联合图书营销机构征订和摊派教辅资料。

中小学校要创造条件,在教室内为每个学生设置储物柜橱,增加公共用书的存放空间,切实减轻学生随身书包重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