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忠
陈丽群
198年前的今天,费洛伦斯·南丁格尔降生。她在战地医院手执风灯、不辞劳苦护理伤兵,被称为“提灯女神”。为了纪念南丁格尔精神,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国际护士节。
在掇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身穿白衣的“提灯女神”,她们用爱心和双手护佑着每一位来院的患者,在她们中涌现出不少感人的事迹。
这样一群人
江娇,28岁,医院普外科一名普通护士,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总是力求将工作做到最好,尽可能让每一位患者都满意。
2017年,她怀上二胎,恰逢丈夫调到外地工作,家里还有四岁大的儿子需要照顾。面对困难,身怀六甲的她依然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对待科室的每一位病人。
那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四岁大的儿子感冒发烧,说着胡话:“妈妈,你别走,妈妈,你不要离开我。”看着儿子烧得通红的小脸和渴望的眼神,她的心在流泪,可是,她却不能留下来陪儿子,因为科室七床的那位78岁老奶奶是一名危重病人,需要她的照顾。她无奈地将药冲好,对儿子说:“宝宝,听话,将这些药喝下去,睡一觉,病就好了,妈妈也回来了。”儿子半信半疑却又坚强地喝下了感冒药,慢慢睡着了。她轻手轻脚掩上家门,淋着细雨踏着夜色赶往医院。
在病区,除江娇外,还有一些优秀护士代表,如杨钦敏、徐丹、袁媛,她们经常提前一两个小时来到班上,只为了多一些时间去护理那些需要帮助的危重病人。
2017年10月医院住院部搬至新住院大楼的那天,气温陡降,阴雨绵绵,转运行动不便的患者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当天,骨科护理人员冒着细雨,顶着大风依次将病人从旧病区往新病区转移。护士吴媛媛在科室工作时间长,她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患者卧位、搬运方法,手把手地教患者如何正确使力,如何保护受伤的患肢。她和护理姐妹们一起娴熟地将每一位患者安全转移到了新住院大楼骨科病区。
医院里,这些美丽的白衣天使经常会遇到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手术后要为他们倒大小便,哪怕弄脏了手和衣服,她们也毫无怨言;面对年逾八旬肢体偏瘫的患者,她们帮他们翻身洗澡、修剪指甲、端水喂饭,任劳任怨;她们也曾为高烧不退的患者用温水擦拭身体物理降温、喂水喂药,一直忙到天亮。这一幕幕经年累月地不停在医院上演,但是她们从不为自己的付出后悔。
爱心接力赛
她们不仅在病区用爱心播撒温暖,而且将爱心延伸到了院外。
李小兰是一名内科护士,她帮助的患者名叫江涛,今年61岁,2015年因从高处坠落导致脑出血,曾在其他医院行开颅手术,术后意识模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他多次到医院内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科室护士主动承担了对这位患者进行全面生活照料的任务,洗头、洗脸、翻身、拍背、鼻饲、更换纸尿裤等。当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病情好转出院时,家属总是握着她们的手说:姑娘们,幸亏有你们,谢谢你们这群孩子,谢谢你们!
轻轻的一句感谢,是家属对护士们的感激和信任。由于患者留置胃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引发感染、腹泻、胃管堵塞等并发症。为预防这些并发症,每隔一段时间李小兰护士就会给患者家属打电话询问病情,并亲自登门帮助更换胃管。李小兰有事的时候,她便将这一任务交给科室其他的护士。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帮助,将爱的温暖延伸到院外,展开了一场爱心接力,并且一坚持就是三年。
2017年7月,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位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老年患者。患者转入医院时处于浅昏迷状态,留置导尿管带入,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种状况,她的女儿不知所措。科室护士长助理朱亚悦一边安慰惊慌失措的家属,一边带领科室护士姐妹们承包了老人住院期间所有的事情,帮老人擦洗身体,换内衣内裤,更换床单被套。由于她们的精心护理,老人终于度过危险期,顺利出院。
由于患者是留置尿管,为了预防并发症,每隔一段时间朱亚悦就会跟随主管医生一同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更换尿管,同时对老人及家属做健康宣教工作,嘱咐老人做好康复训练,这样一坚持就是大半年。
骨科病区有一位詹爷爷,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家人由于工作原因都在外地,无法照顾他。住院期间詹爷爷情绪十分低落,总是郁郁寡欢。科室护士吴媛媛得知情况后,时不时来病房陪伴老人,并给他讲小笑话,逗老人开心,直到老人出院。老人生日当天她提着蛋糕来到詹爷爷家里,并联系到詹爷爷的家属,让他们和爷爷视频。她还亲自给爷爷点上生日蜡烛。爷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而视频那边的子女们也泣不成声,惭愧不已。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承载着的都是护士姐妹们满满的爱心……
平凡的爱心之花
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们犹如田野里平凡而普通的一株株小草、大海里一朵朵不起眼的小小浪花。但正是这一株株小草、一朵朵小浪花,撑起了掇刀人民医院护理事业的一片天。
文静,五官科的一名普通护士,2014年毕业于河北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踏进医学院校的那天起,年轻的她就把“当一名白衣天使,用无私的奉献和爱心为患者架起一座生命的桥梁”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事护理工作三年时间,她以“一切为了病人,全程优质服务”为工作理念,转变“病人围着医护转”的传统观念,为医院护理工作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2018年3月初,科室收治了一位五保户患者,患者因双眼疾病导致视力仅有光感,没有家属陪护,吃饭和洗漱成了问题。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文静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照顾患者的责任,为患者买早饭、订中晚餐,为患者刮胡须,扶患者上厕所。每次为患者打开水,她总是会兑入一些冷水,将水温控制在60度,原来她是担心患者因视力问题被烫伤。该患者经常对文静说: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报答你呀!而文静则笑着对患者说:您早日康复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今年3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凌晨一点多钟,大雨如注,雷电交加。医院内三科一位年轻女患者的半岁小宝宝突然哭闹不止,正在输液的患者面对哭闹不止的小宝宝束手无策。郭慧听到哭声急忙走进了病房,得知情况后,细心的她脱下工作服,将小宝宝抱在怀里,用好听的儿歌哄小宝宝。也许是小宝宝在寻找安全感,他不住地在郭慧的怀中蹭来蹭去,她一边拍打着小宝宝的肩膀,一边哼唱着儿歌,半个多小时过去,小宝宝终于安静地入睡。看着这一幕,年轻女患者的眼里浸满了泪花。
正是这样一群身着白衣的天使,她们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不忘初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汗水和热情无私奉献着,将青春奉献给了掇刀人民医院,用爱心将阳光和雨露播撒在饱受疾患之苦的病患身上,她们的奉献精神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真实写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