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法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

他用一双锐利的眼睛,洞彻原形;他用一纸鉴定书,还原事实判真相,打击犯罪护公义。2012年,赵利锋获湖北省“执法业务能手”称号;2014年,他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他当选首届“湖北百佳刑警”。

脸上写满质朴,性格温和可亲,谁也看不出赵利锋是一名专门与死尸、伤口、血迹、凶器打交道的警察。

36岁的赵利锋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法医鉴定所民警,从警10年,他已出具2500余份活体、尸体检验鉴定,无一差错。

第一次出命案现场

2008年1月,福利院一位老人倒在了血泊中,不明原因死亡。那时的赵利锋刚刚穿上警服,他永远记得自己出的第一个命案现场。

老人前两天刚刚与他人发生过口角,头上被人用板凳砸伤,第二天一早死亡。从表象看来,案件似乎有所指向。

然而,鉴定结论与“看起来”恰恰相反:老人是被利器砍伤致死。这一结论帮助刑警找到真凶:原来,凶手半夜溜到死者房间,用刀将老人砍死,企图嫁祸他人。

第一次解剖尸体,血淋淋的头皮、惨白的颅骨让赵利锋连续几天被噩梦惊醒,但同时他也明白:法医鉴定工作,是一项科学工作,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容不得半点马虎、想当然和怯懦。从此,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伴随他一路前行。

一次,一起伤害案件中的受伤者李某申请伤情鉴定,并提供了医院的病历和X光片。赵利锋经过反复观察,在X光片上的肋骨骨折区发现存在一丝骨痂,而新鲜骨折是不可能有骨痂的。在向李某反复陈述利害关系后,李某终于承认身上的伤是几个月前自己骑摩托车摔倒所致,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案的产生。

3个弹头与8处弹洞什么关系?

2014年“10·13”胡集故意杀人案中,伤者身中数枪被送医院抢救。赵利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伤者不治身亡。通过全身CT赵利锋确认其体内存有3颗弹头,但出人意料的是,到殡仪馆检查时,死者身上却有8处弹洞。

3个弹头与8处弹洞是什么关系?7毫米、9毫米两种口径的子弹分别对应哪处伤痕?直接致死伤出自哪把枪?赵利锋立即投入尸检,从一丝一毫的纹理中找寻答案。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赵利锋准确完成对死者的死因分析、弹道分析、子弹数确认,为案件侦办指明了侦查方向。此案4天后成功侦破,获评“2014湖北公安十大精品案件”。

大学专业学的是临床医学,当法医后干的却是尸体解剖和伤情鉴定。法医、医生,说起来都与“医”相关,实则全然不同。赵利锋从零开始,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成为所里的专家能手。他的师傅、法医鉴定所主任熊大成对爱将的评价是:踏实、细心、奉献。

2017年12月,团林铺镇某村一女子死于小路边水沟里,身上多处伤口,现场看上去很是残忍。这到底是不是一起命案?需要法医给出答案。

赵利锋与同事现场检查发现,死者主要损伤集中在颈部、右手腕、腹部,颈部伤口较深较长,腹部伤口严重,多处创口深及腹腔。在对所有伤口进行综合分析后,赵利锋结合现场痕迹勘查给出了“排除他杀”的结论。原来,这涉及到一个法医学专用名词:“试切创”,指在致命性的切创附近,常见大批数条长短不一、深浅不等的平行创口,这是一种自杀的特征。随后,侦查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走访,最终也印证了赵利锋的推断。

2500份鉴定书的背后

法医要与各种各样的尸体打交道,工作环境之恶劣超乎常人想象。面对这些,赵利锋从不退缩。

2013年11月,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名矿工埋身于矿井中。赵利锋自告奋勇,冒着生命危险下矿勘查现场。他头戴矿帽,摸索着坑壁的石头前进。中途,赵利锋右脚扭伤,他一步一瘸下到1000多米长的矿道出事点,做完现场鉴定。返回时,赵利锋实在走不动了,于是用双手抓住冰凉的石头一点一点地往上爬,1000多米长的矿道,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艰难地爬上来,出井后发现双手和两条胳膊都磨出血了。出井后,尽管站都站不稳,但赵利锋仍在同事们的搀扶下坚持完成了尸体检验。

准确的年龄推断对破案具有重大意义。赵利锋通过自己日常积累、刻苦钻研和领导帮带,结合实际检案中收集的标本,充分把握本地人耻骨联合面的特点,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年龄推断体系。在实践中,他先后成功推断出“2011·10·30”栗溪杀人抛尸案、“2013·6·22”澳龙宾馆杀人案中两具高度腐败尸体的准确年龄,为案件的及时侦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通讯员

吴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