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训,为“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上接第1版)2009年12月14日,他远离家乡来到荆门,成为一名武警战士,这个日子虞超一直记得。

入伍第一天,虞超就在战友们面前露了一把:体能测试时,他一口气做了30多个引体向上,这个成绩,老兵都不一定能轻松完成。第二天,因为脾气倔,训练中他和新兵连指导员起了争执;没几天,他又和一个老兵打了一架……虞超成了战友和中队领导眼里名副其实的“刺头兵”。

中队长宋林刚找到虞超,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部队是大熔炉,过去的一些个人习性不要带到部队,要和战友们处好关系。

虞超慢慢地开始了转变。之后,中队里什么事虞超都抢着干,每天训练还没开始,他就先把营房的卫生做好,为人处世也低调了很多,训练之余,经常和战友打篮球。到下半年,再也没人说虞超是“刺头兵”了。

因为过硬的身体和军事素质,虞超在2010年被破格选拔去武汉参加武警湖北省总队特战比武集训。在以往,这个名额一般是士官去,且整个支队只有5个名额,而当时虞超还只是义务兵。虞超没让中队失望,获得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十六名的好成绩。“结业时,不少教官都说让我留在那里”,虞超说。

2013年,在武警湖北省总队特战骨干集训中,虞超再次获得团体第五、个人第十的好成绩。

“尖刀中的刀尖”

虞超所在的特战排,是全市反恐、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的“排头兵”,不仅需要超强的身体素质,还需要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每一把利刃的锻造,都要经过血与汗浸染,经过灵魂洗涤和挑战淬炼。

早晨六点,一阵清脆的哨声响彻兵营。此时,很多人还在梦乡中,虞超和队员们已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早晨6点到中午12点,技能性科目训练;下午2点到傍晚6点,战术动作协同训练;晚上7点到9点,体能强化训练。

从一天的安排来看,他们每天都要训练十多个小时。而且,他们是全市所有部队中唯一的全训单位,即,全年都要训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不是在训练,就是在去训练的路上。”虞超说,如果说当普通战士,训练是很平常的事,那么特战队员的训练,则是“魔鬼训练”。比如武装越野,普通战士基本的要求是轻装5公里武装越野,而特战队员每天需要背负超过15公斤的装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10公里越野。在越野奔袭中,厚重的防弹衣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些战士不适应会半途晕倒,一些战士耐受不了这样的高强度而出现急性呕吐……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是虞超的训练准则。训练场上,他与战友们摸爬滚打,斗严寒、战酷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训练场下,俯卧撑、仰卧起坐,拉器械、举哑铃,“五小练兵,从未间断”。在一次训练当中,虞超手掌心被刮掉一块肉,鲜血瞬间染遍整个手掌,但他没有终止训练,而是顺手在地上抓了一把沙,死死捏在手里,直到完成训练。

2015年6月2日,在荆州市“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荆州市周边数个武警部队都被调往支援,虞超所在的部队也在增援之列。快到达救援现场时,由于车多进不去,虞超和他带领的特战排背着救援设备,冲刺8公里到达现场,是除荆州外所有增援部队中最先抵达现场的。之后,虞超带领队员一直战斗在救援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两天没吃过东西。因表现突出,受到各级的好评。年底,虞超所带的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我代表的是荆门”

在新兵连填写入伍志愿和动机时,虞超写下了:保家护国,无私奉献。在武警荆门支队的这8年,虞超一直把支队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每次出去比武,当别人问起:“你哪个单位的。”他总是回答:“荆门的。”“出去比武,我代表的是荆门,不是为了自己,一定要为荆门夺得荣誉”,虞超说。

2014年,虞超代表湖北参加武警总部的特战对抗集训。在一次日常训练中,虞超被弹回的钢芯弹打入右眼角,他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经过手术,取出来一颗指甲大的钢弹,医生说,再差0.1毫米,他的眼睛就保不住了。住院二周后,他主动要求和队员们一起继续战斗完成此次比武,实际上,他右眼内全是淤血,可见度不足5米。最终虞超取得了两项小组科目第二名的好成绩。因此,虞超荣立个人三等功。

虽然才26岁,但虞超已是入伍8年的老兵。“当年一起入伍的32个人,如今只有我一个人还留在部队。”虞超说。在武警荆门支队,每年都有士兵退伍,虞超却从不去送别现场,“怕自己受不了那场面哭出来,也怕自己也有这么一天”。

因为个人婚恋问题,家里人多次催促虞超退伍,他却始终狠不下心,过得久了,愈发舍不得离开部队,脱不下这身军装。“这里很纯洁,虽然训练很苦,但战友们都很好,过得很开心”,虞超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