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夯实党建基础 实现整县提升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显示了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决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保证,是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组织部长,结合组织部门所主抓的基层党建工作,下面,我从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助力基层治理,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我们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和基层党组织的直接责任,着力构建县委全面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指导、行业系统有力推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副书记要用主要精力协助书记抓好党建,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领域党建。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任前党建责任谈话、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清单等制度。二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认真做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摸底工作,要深入剖析原因,找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根源,找准“短板”和“硬伤”,真正把“两委”班子不健全、关系不协调、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群众上访不断的农村党组织列入整顿范围,组织开展专项巡察,实行“一村一策”“四个一”(县级领导、乡镇干部、第一书记、结对单位)包保、整顿成效公示等措施,帮助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章立制,由后进变先进。三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指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要求,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一号课题”,抓好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开展矛盾突出小区集中整治工作,实行“五个一”(县级领导、乡镇、包保单位、第一书记、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包保措施,全面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执行好社区派驻第一书记制度,常态化开展“星空夜话”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二、筑牢支部堡垒,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形成抓支部凝力量促发展的强大内核动力。一是要完善支部建设。党支部直接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要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真正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要对照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以支部“星级管理”为抓手,逐支部抓提升抓过硬,对“五星”级支部通过选树党支部“十面红旗”,大力推介宣传,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加强班子建设。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增强班子整体战斗力,按“双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以全国人大代表程桔为典型培育党组织书记,用县级备案制管理制度严管党组织书记,在脱贫巩固、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发挥好作用。2021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要认真做好谋划部署,注重把党性强、思想好、作风正、有能力、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到村级班子中来,运用好“红色体检”结果,把组织不认可、群众不拥护、行为有劣迹的班子成员调整出去,不断优化净化“两委”班子。三是壮大队伍建设。针对巡视反馈村级干部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局面,积极采取“千人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等措施,为基层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解决后继乏人的局面。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思想僵化的现象,将发展党员指标向农村倾斜,把村级后备人才和年青入党积极分子牢牢抓紧在手上,要有意识的重点培养、选拔一批品质好、有文化、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干部,把年轻的优秀青年发展吸收到党内来,为基层支部补充新鲜血液。三、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我们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就是要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激发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一是规范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崇阳实际,每月定期组织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县委组织部加强督办和指导,各支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脱贫巩固、乡村振兴、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创建、产业发展、“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相结合,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用休假制度、福利保障、选拔任用等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关爱措施,正向激励基层干部,形成持续的激励效应。建立和健全民主管理、党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三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精心设计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围绕新政策、时事的学习,使党员领会政策内涵,提升工作和服务能力。丰富党员教育培训载体,以党课、党建知识测试、先进人物事迹学习、业务大练兵、亲临一线体验等为载体,探索“课堂+基地”实训的模式,同时注重运用反面教材,加强警示教育,使党员进一步增强对党的思想政策、宗旨观念的理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